6913845
深圳汇聚规划智慧力量打造全球标杆城市
文章
1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王艳华
2022-07-18 08:09

深圳汇聚规划智慧力量打造全球标杆城市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始终坚持规划引领,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保障了城市规划的科学决策,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时代前行,使命在肩。在“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规合一”的改革背景下,深圳前瞻描绘城市未来发展宏伟蓝图,坚实支撑产业民生高质量发展,对市规划委员会的高效运行、科学决策的机制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2年5月,《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章程(2022年版)》修订后发布;7月,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非公务委员名单公布。深圳广泛凝聚各界智慧与力量,探索“中国之治”新路径,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奋力打造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国内最早立法,保障公众参与城市规划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的设立借鉴了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最早可溯源至1986年,在1998年《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立法实施后作为法定机构,于1999年7月正式成立。

23年来,市规划委员会工作成效卓著:

改革创新规划集体决策机制,基于以法定图则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体系,建立我国内地成立最早、唯一具有法定图则审批权的规划委员会,为深圳城市法治化建设提供先进经验,体现了深圳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先进性。

积极助力城市规划重大决策,在审议重要规划、促进城市规划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推动法定图则全覆盖和城市更新等存量土地再开发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规划中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和土地集约节约要求,体现了深圳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引入非公务委员参与规划决策,健全了规划公众参与机制,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体现了深圳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民主性。

审议职责扩大,农林海洋生态文保等首次纳入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关于“多规合一”“编审分离”等新要求,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了对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改革工作。《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章程》(2022版)报经深圳市政府审定同意,于2022年5月28日起实施。

此次修订,肩负起深圳“双区建设”“美丽中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林长制”等新时代使命任务,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规划审批流程,提高机构改革综合效能,对市规划委员会的职责、组织架构和人员构成等进行了优化调整。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新增审议生态单元规划、农业单元规划、海域详细规划和海岛规划。图为俯瞰大鹏青山绿水。(吴斌 摄)

将海洋、林业、农业空间、城市自然保护等涉及的相关规划,纳入委员会的主要审议职责,调整相关规划名称等表述与国家最新要求保持一致;将涉及空间品质提升的规划、历史街区和历史风貌区等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纳入主要审议职责,强化重点地区城市设计、重大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的审议职能等。

这些调整,体现在如建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新增审批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审议生态单元规划、农业单元规划、海域详细规划和海岛规划等职责。

新章程的修订,使法治作为深圳城市规划决策的底色更鲜明、内涵更深刻、实践更丰富,促进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有力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议事规则优化,参会非公委员人数超公务委员

“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深圳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法制化中得到践行。

市规划委员会以决策、咨询职能为主,采用二级架构,下设发展策略委员会、法定图则委员会和建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三个专业委员会,行使相关的审议或审批职能。市规划委员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由公务委员和非公务委员组成,公务委员由市政府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代表担任,非公务委员由有关专家和社会人士担任。

改革后的市规划委员会,共有99名非公务委员,既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及各领域专业人士,也有省市政协委员、深圳市人大代表,更有新增的农业、林业、海洋、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专家,有力加强了各专业委员会的专业能力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新章程提出,为优化议事规则、实现规范运行,各专业委员会“每次参会的非公务委员人数应超过公务委员人数”,并“可根据需要邀请公众旁听,或以电视、网络直播等多种媒体形式公开”。这是深圳对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尊重,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创新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模式,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

城市规划演绎“白纸”上的精彩

审议审批议题约2100项,涉及2020城市总体规划、2035国土空间规划、2035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推动法定图则全覆盖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审批250余项法定图则、600余项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和土地整备规划;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审议50余个重大基建项目选址……

每一个数字牵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未来,每一个项目关系百姓民生福祉,每一个脚印都忠实记录了委员们的履职尽责。23年来,市规划委员会运行频次效率全国最高,为深圳缔造一座崭新伟大的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精彩演绎,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新增审议重点地区城市设计、重大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等职责。图为福田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片区。(游天云 摄)

城市更新加快打造创业之都幸福家园

南山高新技术产业园东部,繁华的深南大道北侧,借助大冲村城市更新契机打造的超大规模、新型、现代化产城融合示范项目华润城、南山科技金融城等,鳞次栉比,刷新了城市天际线。

时间拨回到2011年9月28日,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深圳市南山区大冲村改造专项规划》等5项改造专项规划,开启了百年大冲村蝶变的新篇章。同年12月20日,大冲城市更新项目奠基,整体改造土地面积68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动迁居民1300户、拆除房屋1500多栋,总投资逾450亿元,是当时广东省和深圳市城中村改造之最。

“重建完成之后,新大冲的美好程度一定会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时任项目负责人在奠基典礼上描绘的新大冲愿景,历经10余年持续更新,蝶变为延续在地文脉、完善城市基建、承接产业升级,集当代品质住宅区、酒店公寓、高端写字楼、开放式商业街区、体验式购物中心、人性化公共空间于一体的城市人文综合区。

目前,大冲村整体改造工程已全面开发建设,回迁物业全部建设完成并交付,全部剩余物业在“十四五”期间完美收官;创新规划手法,树立旧改节地模式典范,节地率达63.2%;有效完善高新区功能配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延续旧村历史文脉,实现旧村有机更新;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和谐发展。

从农村到现代化国际城市综合体,从城中村经济到承接现代金融与科技产业,规划引领下的大冲村,在合作模式、开发模式、产业模式、商业模式、文保模式等层面,打造了全国城市更新的标杆范式,也给原住村民、来深建设者实现“深圳梦”,创造了高品质的开放空间、塑造了具有人文底蕴的新地标、推动了科创产业更高能级的发展。

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深圳都市圈协同发展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2018年1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后,深圳地铁建设迎来大发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过去,由于松白公路等交通干道的拥堵,进出光明区从地理到心理距市区都很远;如今,地铁6号线的延伸,让我们福田区的上班族也有底气搬到了光明区居住。”市民林先生说。像他这样,随着深圳轨道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工作生活轨迹不断拓展的市民还有很多。

截至2021年底,深圳地铁运营里程居全国第六,网线建设密度居内地城市第一,客流量居全国第四,客流强度、通勤便捷性等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比例首次超过60%……

数据背后,犹记2018年1月12日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2018年1次会议审议和表决《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22名与会委员投下了全部赞成票。

会议认为,轨道交通建设是提升城市效率效能、解决交通拥堵、引导城市发展、带动区域协调的重要抓手。围绕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目标,构建以深圳为枢纽的轨道交通线网,可适应和支撑深圳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城市空间格局,是为城市公交优先和绿色出行做出的高水平规划。

自2004年开通首条地铁线路后,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路高歌猛进,经过三期工程,尤其《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实施后项目提速、井喷,建设交通强国先行示范的轨道引领作用愈加凸显。

今年,深圳将再度迎来地铁建设和开通“大年”,16条轨道交通线路同步在建,453个地铁工点作业紧锣密鼓,5万余名建设者奋战一线火力全开,确保年底实现地铁12号线、14号线、16号线及6号线支线共4条新线开通。届时,深圳地铁运营里程将突破500公里,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

2035年的深圳,《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将呈现更便捷高效的轨道都市,按照“两个1000公里”目标,即在建及运营服务的轨交线网规模超过2000公里,地铁、有轨电车、城际铁路、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将无缝衔接,深圳都市核心区与外围城市功能中心45分钟可达,深圳都市圈与“轨道上的大湾区”城际线网1小时互联互通。市民的幸福感,随着地铁线的持续延伸,不断增强。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非公务委员履职“心里话”——

沉甸甸的使命责任 营造守护好深圳家园

日前,多名新当选的深圳市规划委员会非公务委员接受访谈,回顾履职尽责经历,展望建言资政计划,憧憬深圳美好未来。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司马晓: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司马晓

深圳是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我作为城市规划战线上的一员“老兵”,同时也作为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环委的资深委员,深深体会到,深圳在城市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不是偶然得来的,是高水准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结果,也是对于规划制度进行创新性顶层设计的结果。

早在1986年,深圳就在全国首创成立了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于1998年颁布的第一部《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中规定规划委员会中非公务委员的比例要超过公务委员,这一创新充分体现了尊重科学、尊重专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深圳精神。30多年来,城市规划委员会在深圳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我在上届委员会中担任建环委非公务委员。其间,多次参与评议城市设计、城市更新等规划设计项目,不管是公务委员还是非公务委员都认真审议、严格把关、为守护城市品质与公共利益建言献策。

此次,又非常荣幸地担任了深圳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及法定图则委员会委员,我深感,这既是荣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我将一如既往,不辱使命,为营造与守护好深圳家园,为先行示范区的深圳高质量建设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邹兵:

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邹兵

我担任深圳市规划委员会发展策略专业委员会非公务委员以来,参与审议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重要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等重大战略性规划项目,以及基本生态控制线动态优化等重要议题,为规划成果最终提交深圳市政府决策,做好先行把关和建言献策,较好地履行了委员的基本职责。

今年,我有幸再次担任深圳市规划委员会的非公务委员,感到无比光荣,也体会到责任重大,这意味着在今后的规划委员会工作中将承担更加艰巨而崇高的历史使命。我将不负重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恪守委员的行为准则,持续提高履职能力,为深圳持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献计献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总规划师陶昕: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总规划师陶昕

本人非常荣幸成为新一届深圳市城市规划专业委员会的一员。纵观此次委员会的全方位专业结构组成,我深切感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双碳”目标下,紧抓“双区驱动”历史机遇,在深圳城市规划建设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高度重视,亦让我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作为在深圳长期致力于园林规划研究及生态建设实践的专业人员,我将带着对深圳这座城市深深的热爱,在深圳市规划委员会的带领下,利用专业知识所长,在落实深圳“山海连城计划”及打造“公园城市”等一系列城市自然保护、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工作中,尽心尽责,为政府科学决策做好服务,为把深圳建设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尽绵薄之力。

(原标题《前瞻描绘发展宏伟蓝图 坚实支撑高质量发展  深圳汇聚规划智慧力量打造全球标杆城市》)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