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4973
“文脉传薪——2022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
文章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2022-07-14 21:30

“文脉传薪——2022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

作为关山月美术馆建馆25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文脉传薪——2022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正在该馆展出。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划,共有131位艺术家的131幅作品参展。这些作品以饱满的艺术探索热情、丰富的语言形式交织成蓬勃的时代文化生机,绘就了中国油画不断精进的前景。

观众在赵培智油画作品《在新疆》前驻足观赏。

探索“中国油画”语言建构

此次展览由关山月美术馆、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主办,并获得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自2015年举办首届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今年已持续至第七届,并在各地巡回展出,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参展的画家们积极响应并认真创研的艺术精品,百川汇流成“写意油画”的连绵图景。

面对当代艺术思潮在媒介和观念上的不断挑战,如何梳理传统文脉在当代艺术中的作用,并向国际艺坛提供中国文化的贡献,显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范迪安指出,在全球文化交汇和交融的情境中,中国油画需要不断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写意精神的当代体现便是中国油画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这个课题尚待更多的油画家投以研究实践,它的阶段性成果也将有助于广大公众认识“写意油画”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风貌,在美育的意义上增加审美经验和文化感受。

范迪安认为,通过“文脉传薪”展览,使得许多油画家走向广阔的中国大地,投身自然与生活的怀抱,表现山河之美与新时代的生活气象,在油画语言的研究中注重融汇中国艺术传统,探索“中国油画”的语言建构,形成了学术精进的态势。此次展览汇聚画家同仁们近年的新作,展现了“写意油画”学派共同的学术追求,也展现出每位画家的个性风格。

博采中西,吸取精华,“写意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日益繁荣。正如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院长王辉所说,把体现人类文明发展共性的科学的艺术系统进行吸收融合,为己服务,并在中国文化系统和内质精神基面上创造出新,这是“文脉传薪”最不能丢失的灵魂。

写意精神彰显文化自信

学术与实践相辅相成。“文脉传薪”展览具有汇集最新成果、推动学术研究的意义,同时也为全国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研究的平台。

中国美协理事,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梁宇从首届“文脉传薪”展览开始就参与其中,是“写意油画”学派积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他表示,“‘写意油画’体现了中国油画家新的文化选择,其强调的写意精神,充满东方的意蕴,彰显出中国的文化自信。写意油画家们紧贴时代,扎根人民,深度探索研究‘写意油画’的学理学脉和当代语言的表达,由此使得‘写意油画’成为一个常谈常新的课题。与此同时,‘写意油画’也为深圳乃至全国的艺术家提供了新思路,让他们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在油画本体语言和造型方式上不断探索,并体现油画材料的创新性应用与中国传统文脉的关联,使‘写意油画’成为多元繁荣发展中的中国美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山月美术馆艺术总监文祯非介绍说,此次展览除了邀请的方式之外,还以征稿评选,选出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更多元的艺术面貌,也让观众看到年轻一代艺术家在写意油画领域的探索和成果。“此次展览的作品有很多共性。关于‘写’的概念,中国人叫写,西方人讲表现。展出作品是按照年龄排序,希望展现每一代人对于中国‘写意油画’的理解。我们看到,一代人比一代人更有热情,写得更厉害。关于‘意’,是指东方的意趣,或者中国文化、民族精神,意趣在参展作品里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表现,方向、层面上各不相同而已。”

编辑 汪新林 审核 刘春雨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