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4987
专访粤港澳研究专家张光南:“奔跑的少年”跑出大湾区创新的加速度
文章
1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2022-07-01 18:14

专访粤港澳研究专家张光南:“奔跑的少年”跑出大湾区创新的加速度

张光南简介:

现任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及广州市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重要项目。同时,担任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顾问及广东省政协港澳台委员会专家顾问。在跨境学术交流层面,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兼任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研究员,被爱思唯尔(Elsevier)评为“中国高被引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政策、区域经济、交通经济。

搭乘广深港高铁,最快十几分钟便可完成“深港切换”,由港入穗如今也只约需一个钟头。2018年9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放,同年10月港珠澳大桥通车,2020年8月莲塘/香园围口岸启用——三大跨境基建推动香港与“粤字号”城市形成“一小时生活圈”。道通业兴,深港穗三城从相邻、相望到相融,也以发挥科技创新、国际金融、贸易枢纽等核心效能将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的产业串珠成链。

《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绘就的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硬联通”全速递进——“轨道上的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已超2500公里;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深中通道、深江铁路通道跨越珠江拉近粤东粤西;5座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超2亿人次,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香港国际机场扩建等项目加紧建设;口岸创新实施“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模式……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愈织愈密。

“纵观国际湾区,不论是规划起点还是发展结果,其一体化协同都建立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之上。”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时表示,“9+2”城市群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因政策的改革开放而进一步融通,身在其中可以清晰看见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决心。

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具有特殊性。“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之下,有三种货币、三种法律体系、三个独立关税区。”在张光南看来,南海之滨五年蝶变,正是因为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敢闯敢试,制度之“异”得以化“利”。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今年有望达到14.76万亿元,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

“全球湾区一般经过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而粤港澳大湾区四个阶段同时发生,存在更多机会和优势。”张光南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占据一系列最优指标,广州港、深圳港和香港港三大世界前十的集装箱港口货物吞吐量大,既有以珠三角制造业基地为牵引的工业经济,亦有以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为标志的服务经济,还有广深正着力推动的创新经济。

相比于纽约湾区被认定为金融湾区、旧金山湾区被认定为科技湾区、东京湾区被认定为产业湾区的“单一龙头化”,张光南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亮点是“多元多极多中心”,岭南特色、滨海港湾特色、中西交汇和西葡风情四大文旅要素也并存。“粤港澳大湾区在规模值、绝对值上均最大,而在人均GDP、第三产业比例等比率值、相对值和结构值上,区内各城市差距也最大。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张光南认为,“9+2”城市群深化协同发展的突破口,一方面是“软联通”,即更畅达各种要素跨境流动,这需要通过政策创新来规划协调;另一方面是实现城市分工的“去同质性”以及发扬各自优势增进其间的产业梯度互补,而这同样应以政策创新来拓宽合作渠道。

那么,如何“以极带面”地加强“9+2”城市群的联动?张光南分析,可以“9”之长补“2”之需,即珠三角九市的空间规模和智能制造助力港澳,同时港澳也以提供专业服务的形式推动珠三角产业出口转型升级,扩大开放度。他举例,正在打造的“香港服务+佛山制造”深度融合机制便能有效提升内地产品的价格附加值、专利应用转化率和市场虹吸效应,这即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合作创新模式的可能性所在。

深圳在深港创新合作模式中如同“奔跑的少年”

在粤港澳大湾区全新的坐标体系中,“深港”极点是带动大湾区深化发展的重要一极,也是国家构建新时期对外开放格局的“创新试验场”。张光南表示,自贸区的先行先试是对大湾区“点”的突破,以自贸区这个“点”带粤港澳大湾区这个“面”,从而能够带动整个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除却金融合作层面,他最关注服务贸易尤其是专业服务部分,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就是令他感受深刻的案例。

从桂湾河畔一片滩涂快速崛起为现代化新城的前海,而今港企林立。张光南告诉记者,由整体规划、设计、施工到建造师等专业人才领域,前海持续推进深港合作规则与机制衔接,在全国率先突破,引领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跟进相关探索。“深圳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应对问题的策略思路非常具有前瞻性。”张光南说,“深圳像一位奔跑的少年,跑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流通的加速度”,对自己关于湾区的调研颇有启发。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五周年之际,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深港穗创新集群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二。以经济总量来看,深圳已逾3万亿元,香港、广州也已超过2万亿元。广深正加快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持续加强,对港澳企业实行商事登记“一网通办”。粤港澳三地也建立起调解、仲裁与诉讼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前海、南沙、横琴已实现港澳调解员共享。广东基本实现与港澳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港澳企业在法律、会计、建筑等领域投资营商享受内地同等待遇。

在张光南的研究中,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是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成功实践,其逐步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区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有益于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现代市场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探索高水平开放,更进一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营商环境法治化。

从“前海方案”到“南沙方案”更彰显“以人为本”

以广深为代表的两大城市如何作为支点激发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张光南建议,要加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含广州大学城)与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东莞中子科学城等重大创新载体的对接合作。东莞作为地处广深中间区域的城市,也主动在对接两地合作上发挥效用。

几天前,《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正式发布,宣告南沙将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张光南解读,“前海方案”主要聚焦于“扩区”和“改革开放”,“南沙方案”则依托广大腹地,能够联动更多产业版块、城市区域和专业人才。“大湾区建设一直围绕着便民惠民。它由过去更多强调产业合作升级为更加注重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配套之间的协调。”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张光南认为,这是一套更彰显“以人为本”的方案。

在强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南沙方案》明确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纳入当地的创业补贴扶持范围,并加强就业配套服务保障,在住宿公寓、通勤、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随着未来广州琶洲码头将增设往返香港市区的高速航线,越来越多香港青年将像成为“前海创客青年”一样北上创业。

如何为港澳青年内地创业搭建更好的平台?张光南建议,要加大产业政策支持青年群体的力度,因为所有群体都是从青年成长起来的,支持青年创业就意味着所有创业者都有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等发展目标,张光南认为,除却愈织愈密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硬联通”,粤港澳将在区域合作和政策创新之路上协同发展。

(原标题《专访粤港澳研究专家张光南:“奔跑的少年”跑出大湾区创新的加速度》)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