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1999
我与特区报的故事|“特报”情浓
文章
1
彭小年
2022-06-15 10:10

我与特区报的故事|“特报”情浓

收录于专题:深圳特区报创刊40周年

我的故乡在江西吉安,井冈山所在地。从能记事起,大姐就去了一个叫深圳的地方打工。作为家中长女,大姐早早地帮父母扛起了家庭重担,只有春节的时候大姐才会回来,给我买新衣服、学习用品。

在我的印象中,深圳是个美好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我的大姐,有每次她回来时带回的欣喜。我无数次梦见深圳,却一点也不知道深圳是如何的模样。直到有一年春节,大姐回来时行李里带着好几份《深圳特区报》,上面有作家安子的《青春驿站——特区打工妹写真》,我慢慢读到了大姐她们在深圳的“青春”,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打工妹”。

大学本科毕业那年,我找不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于是,就想着写稿赚点稿费养活自己,可投出去的稿子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父亲知道后鼓励我说:“你就给我可劲写,多费点心思琢磨琢磨。”末了,还问我给特区报投稿了没有?我说投了呀,可这么久了也没有消息。没想到,一个星期后,我竟然收到了特区报寄来的稿费,心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毕竟那是我人生的第一笔稿费。我忙不迭地给父亲打电话,告诉他我的稿子被特区报采纳了,他们还给我寄来了稿费。电话那头,父亲一个劲地夸我,说一开始就知道我能行。“你看,这不发表了,继续努力。”父亲说。遗憾的是,当时我在外地漂泊,没有买到那段时间的特区报。

有了特区报给我的这份信心,我突然间觉得豪气满怀,感觉到处都是我人生的舞台,自此笔耕不辍。后来,另外的稿件在特区报刊发,编辑联系我时,我提到当年发表人生中第一篇稿件的事情,编辑特地帮我查看了过去所有的报纸,却没有找到我的名字。

于是,我给大姐打电话,问及文章的事,大姐顿了半晌才说:“爹一直不让我告诉你,其实那稿费是爹让我以特区报的名义寄给你的。他当时想,你最需要的就是鼓励。”灵魂被一击而中,当我拿着真正刊登着我的文章的报纸时,父亲因车祸已离开数月。

研究生毕业后,我参与了国际汉语教学工作,教过不少外国友人学习汉语。在给他们推荐课外读物时,特区报自然成为首选。通过特区报,他们不仅可以学习汉语,还能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脉动,学习特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很多学生受特区报的影响,学习期间都专门去深圳游玩,亲身体验、感悟深圳的发展。我也曾长期给派驻世界各国的汉语教师朋友们、部分学成归国的外国学生们寄递特区报或扫描发送电子版,满足他们教学、学习需求。后来,特区报有了数字报,遍布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们读报就更方便了。

感谢特区报的一路相伴,情怀如雨,闻不见却能处处感觉润泽的甘甜。

(原标题《“特报”情浓》)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