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7259
百名记者走基层|龙岗区坂田街道大发埔社区:让在深圳独一份的纸马舞在大发埔落地开花
文章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小虎
2022-06-08 20:51

百名记者走基层|龙岗区坂田街道大发埔社区:让在深圳独一份的纸马舞在大发埔落地开花

收录于专题:百名记者走基层

“纸马舞是我们社区最有特色的活动,我们想把这种民间艺术融入社区,形成特色文化,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让它落地开花。”5月下旬,记者在坂田街道大发埔社区驻点采访时,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主任李美燕说,“纸马舞的传承,跟这一非遗艺术的第六代传承人陈达明分不开。”

6月6日在社区舞蹈室排练纸马舞时,陈达明帮一位舞队阿姨套纸马。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小虎 摄

6月6日上午9点多,在社区舞蹈室记者见到了陈达明。一见面,他就介绍起了舞队:“今天是16个人排练,总共有20多个人,到暑假,还会带一支由12个学生组成的舞队排演。”

陈叔今年71岁,上世纪90年代初从紫金县来到深圳。在大发埔定居后,于2012年开始制作传授纸马,组建队伍排演纸马舞。在他长达十年的传帮带下,纸马舞已从大发埔社区、坂田街道的大街小巷,跳到了龙岗区、深圳市民俗节日展演活动的舞台,成为社区的一张靓丽名片。

大发埔纸马舞舞队参加2019年深圳市第十一届“欢乐闹元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迄今有1300多人参与了纸马舞表演

“自组队以来,我们一周要排练一到两次,遇到社区有大型活动,我们都会表演。”成人舞队的队长叶支援介绍,目前队内年龄最大的队员已67岁,最小的43岁,她本人是2018年加入并一直留队至今的。今年春节以来,坂田接连经历了几波疫情,日常的纸马舞排演活动一度暂停,直到6月初才得以恢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叶支援打着节拍,12位队员练着跑马套路,陈叔在一旁指导。“今天排演的是马仔子,它是纸马舞表演中的一个主要角色,一般是12个人。除了马仔子,还有浪伞子、花篮子、小姐、媒婆等角色,就像一盘戏。”陈叔介绍。

陈达明教孩子们手工编纸马。

刚来到大发埔时,陈叔只是带着三五个爱好者在闲暇时舞纸马。2012年社区开展“寻找老家”活动时,社工找到他,希望他在社区推纸马舞,于是他开始带徒弟制作纸马,组建队伍。2013年在社区工作站的支持下,纸马舞协会成立,首次在社区亮相表演时,就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纸马舞在我老家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到了大发埔又有很多人感兴趣,跟着我学,目前在深圳是唯一的,前后有1300多人参与了纸马舞表演。”陈叔说,“之前我亲自带的徒弟很多,我孙女陈韵晴是第七代了,她全套纸马舞都能跳。现在我年纪大了,主要负责后台指导,同时兼顾鼓乐演奏。”

纸马舞能传承发展得益于不断创新

“纸马舞每年都有提升,主要是坂田街道谭老师的指导,更新了很多内容。”“对,谭老师是关键人物,加了很多新的舞蹈动作。”采访中,陈叔和叶阿姨说起的谭老师10点多匆匆赶来。她一来,看到几位队员的舞姿不标准,就上前手把手地教,然后又示范走了几个来回。

“跑马是纸马舞里特有的舞步,我根据陈叔教的传统套路,模仿马的步态和动作,增加了踢腿、刨地和嘶鸣等舞姿。”谭迎春说。她是坂田街道文体服务中心的艺术指导,从2012年起受社区邀请与陈叔搭档编舞也已十年。“这些年舞蹈的编排我都有参与,不停地改。”除了创新动作,更新唱词,还增添了新队形,加入了社区元素,让表演更具戏剧性。

“纸马道具也改进很大。”陈叔补充说,最开始手工制作的纸马重10斤,经过优化材料和去掉不必要的装饰,现在只重2斤多,“跳起来更轻松,也有利于展现更多样的动作。”

“2017年、2018年的学生舞队表演得最好,那时参加的深圳市秧歌节开幕式表演,还有深圳市文化馆主办的元宵节表演都很成功。”谭迎春说。

加大青少年培养力度,希望纸马舞走进校园

“街道和社区一直很支持纸马舞的传承,包括经费比如购买服装,提供场地,还有举办各类和纸马舞相关的活动等。”陈叔说。

每年社区会定期组织举办纸马舞培训班,还会在节假日邀请居民参与跟纸马舞相关的讲座、绘画、手工小制作的活动,让居民特别是青少年直观地了解纸马舞,进而学习、传播纸马舞文化。

大发埔社区是典型的村改居社区,外来人口居多,人口流动性大,纸马舞队伍的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现有的中老年舞队只有三名是老队员,青少年舞队的队员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一些老队员或因为年纪大了,或要回老家,或因家里有小孩要照料而离队;青少年队员则因升入高中,课业压力增大而不得不退出。

陈叔和谭老师计划今年在继续培训中老年舞队的同时,借着组队参加市里民间舞比赛的机会,重点培养青少年舞队,“下半年还计划联系学校,把纸马舞引入校园,可以选一个定点学校,通过第二课堂将纸马舞传授给更多的师生。”

【社区人物】

民间艺人&邻家大叔陈达明

“陈叔是我们社区的名人,有了他,纸马舞才能在社区传播开来。”见到陈达明前,我就听李美燕和多位老居民说他是一位全能型的民间艺人——不仅会编纸马,熟悉全套舞蹈套路,还会绘画,演奏鼓乐。5月23日微信联系陈叔时,他语速很快,话音中还夹杂着方音,有点听不懂,简短几句问答后,他就说:“我确定了排练时间就给你留言。”

见到他,是在社区舞蹈室门口。中等身材,两鬓头发斑白,白色有领的格子T恤扎在深色西裤里,裤腰带上别着一串钥匙,像个邻家大叔。我们握了手,他就开门见山说起纸马舞,这次他语速慢了很多,我也大部分听懂了。

他说是他阿叔教他的纸马舞,还说编纸马、画纸马、舞纸马套路、鼓乐他全会。舞队排舞时,他没示范表演,不过很认真地帮一位阿姨套纸马,还教她在跑马时怎样把马头。气场极强的舞蹈老师谭迎春,说起他时用了两个特别——“我特别尊重他,他对民间艺术特别执着,达到一种执念”。

他好几次提到申请龙岗区非遗项目的事,说这是第二次申请了,但还没批下来。谭老师安慰他纸马舞早已是社区品牌,迟早会通过审批的,但他还是念叨。不过说起纸马舞的创新,他语速就快了,“纸马变轻了,年轻人跳起来更轻松。”“他们积极性都很高,我有信心把纸马舞传承下去。”

2019年8月大发埔青少年纸马舞舞队参加“玩转青春”夏令营结营开场表演。

【鹏城掌故】

发展变化中的大发埔纸马舞

纸马舞又名舞纸马、舞马灯,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民间都有流传。紫金县的纸马舞相传是明末清初的秀才陈伍,在路过河南开封时被当地的纸马舞吸引,拜师学艺回到广东后传授给乡亲的。

“以前在农村过年时舞纸马可以拿红包,从春节一直演到十五,然后吃一顿饭散伙,等到来年再演。”陈达明说纸马舞是民众祈求风调雨顺、表达美好愿望的一种舞蹈形式,传到大发埔,已不限于在春节表演了,遇到传统节日或是大型文体活动都会有表演。

纸马至今还是手工制作——先用木架、竹篾编成马的形状,再以纸裱糊,最后上色。纸马有头有尾无脚、中间腹部留空。不过经过陈达明改造,纸马已很轻便。

传统的纸马舞表演,讲述的是公主春日赏花巡游的故事,不仅有纸马舞队,还有公主小姐、浪伞队、花篮队等,为了烘托气氛,还加入了媒婆、小丑等角色。但舞纸马始终是核心,随着鼓乐节奏,舞者不断变化舞步、变换队形,模拟马的各种形态和动作,有时还边舞边唱。

通过陈达明和谭迎春的重新编舞后,舞纸马的动作更丰富、俏皮,套路队形变化也更多样,还更新了唱词,更具观赏性。

(本文部分图片由大发埔社区提供)

(原标题《百名记者走基层|龙岗区坂田街道大发埔社区:让在深圳独一份的纸马舞在大发埔落地开花》)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