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1024
书评 | 身边的醒狮和舞狮的人
文章
1
深圳特区报
石志杭
2022-05-28 14:06

书评 | 身边的醒狮和舞狮的人

提起醒狮,黄飞鸿电影系列可能是许多人无法忘却的记忆,尤其第三部《狮王争霸》,对醒狮这一色彩浓烈的民俗文化刻画得更是天马行空,精彩异常。其实,醒狮作为一项民俗传统,早已经深深植根于广东城乡以及同样使用粤语方言的地区,甚至远及海外。可以说,凡是广东人,或是在广东生活过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醒狮,将其称之为广东人最熟悉的民间艺术应不为过。

“醒狮”之名也与粤文化密不可分,根据佛山地方文化研究者区瑞芝的说法,舞狮原来叫“瑞狮”,在粤语发音和“睡狮”一样,于是就改成了“醒狮”。出生于广州的民俗学者彭伟文在其新著《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中,将镜头对准身边的醒狮和舞狮的人,书写了一本送给家乡文化的情书。

《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 彭伟文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8月版

本书作者深受崇尚细节主义的日本学术范式的影响,采取条分缕析、层层递进的写作方式,写广东醒狮先从“何谓广东”这一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写起,娓娓道来。她将“广东”放在不同的概念语境、行政版图、历史沿革中、地理环境中、民系分布以及文化观念中进行逐步解析,最后才落在本书的“广东”,也即醒狮技艺不可分割的地域属性。书中指出,空间上主要限于使用粤语的广府地区上四府,时间上主要限于明末清初到现在,这两个维度共同构成了醒狮的“广东”。看到这,有的读者可能恍然意识到,过去可能真的没弄清楚什么是“广东”。

接着,作者梳理了醒狮起源与发展的历史,为读者建立了对于醒狮的初步认识。再然后,就引出了本书最为关注的话题——醒狮的传承。作者认为,再绚丽的狮头和狮背都比不上那些舞狮人的人生。她希望通过扎实的研究,掀开这些舞狮人的狮头道具,去认识他们,追寻他们的足迹并书写他们的历史,从而把握醒狮这一传统习俗的过去与未来。日本的代表性民俗学研究者福田亚细男曾指出,所有现存的民俗现象,皆是超世代传承的结果。而由一个人类集团传承和享用的民俗现象,其背后必然有这个人类集团的行动逻辑。

正如黄飞鸿系列电影中所展示的,醒狮舞法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动作以武术为基础,广东醒狮主要的传承主体正是广泛林立于清代佛山与广州的武馆,与醒狮有关的文献资料中,也几乎都能看到武馆的身影。清代广东发达的工商业带来了大量远离传统农业的不安定阶层,佛山等地因此形成了浓厚的习武之风与民间自卫传统。本书作者查考乾隆《佛山忠义乡志》等资料发现,明清时期佛山自有其民间自卫体系——更练,当更练功能弱化后,各家武馆以醒狮的形式参与最为佛山人所重的秋色赛会,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夸示武力、维持地方秩序的作用。也就是说,佛山的民间自卫体系,在秋色巡游队伍中,借醒狮的模样,完成了从自卫到自治的功能蜕变。广大劳动者聚集的武馆不仅是修习武艺的场所,也天然结成了一个地缘性、业缘性的互助网络,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近代广东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中去。

继续爬梳有关武馆的历史资料,作者发现有武馆成员参加辛亥革命并留下确切史料的罕见案例。据资料记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的革命党人120余人在广州举事。顺德和南海二县的“会党”在次日呼应广州起义在佛山起事,曾一度攻入佛山,最终因众寡悬殊为清兵所败。这些起义队伍中就有当地鸿胜武馆李苏率领的武馆成员10余人。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广东省也在11月9日宣告独立,次日,李苏率领100余人分成两队攻下佛山,李苏和他率领的鸿胜武馆成员,在辛亥革命中可谓大放异彩。辛亥革命成功后,李苏等人解除武装回归本职,但他们的力量并没有因此而消散。

让我们继续阅读书中史料。19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广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由劳动者组成的武馆因其强大的广域互助网络,一度被赋予了工人运动主角的地位,在接下来的民主革命斗争中继续活跃在历史舞台。新中国成立后,在广东,作为社会团体的武馆全部解散,其功能为工会所吸收,醒狮也作为劳动者的余暇活动,被纳入工会组织范畴,纷纷以业余醒狮队的形式存续下来。如今,醒狮还在舞,且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至此,作者一路追随着广东醒狮走过的历史轨迹,再把醒狮纳入广阔的广东城乡社会并试图用“都鄙一体”作为一个分析框架,去把握书中所要讨论的广东社会的特质。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最大的优点在于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田野经验,正是在醒狮赛会的观察与参与中,她注意到了醒狮这一民俗活动在村落交往和联系中的作用,对醒狮有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并找到了醒狮背后的“人”,他们才是民俗传承的关键。

(原标题《身边的醒狮和舞狮的人》)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