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88002
深圳超四成研发机构扎堆这里,煲一锅“创新浓汤”
文章
1
南方+
2022-03-03 16:53

深圳超四成研发机构扎堆这里,煲一锅“创新浓汤”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第一次来到深圳国家高新区,就对这里的创新密度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他身处的深圳鹏城实验室,汇聚31位院士、200余位国际会士、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鹏城云脑II”人工智能大科学装置正在运转。“当这里的人才密度超过一个临界点,重大创新突破将成为可能。”姚期智说。

如今,这里以深圳8%的土地集聚全市超四成研发机构,诞生超18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源动力”。

汇聚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深圳国家高新区正在熬一锅“创新的浓汤”。正如本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我们的科技很多都是变不知为已知、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有些活动都是探索原来没有干过的事情,所以需要一个示范、一个带动、一个辐射,国家高新区这30多年就是为这个而生的。”

深圳鹏城实验室,“鹏城云脑II”正在运转,这个助力人工智能研究的“超级大脑”,已成为国内外最大规模的开放、开源、共享智能算力平台。去年末,在全球超级计算大会发布的国际IO500排行榜中,“鹏城云脑II”连续第三次获得IO500全系统榜和10节点规模榜两项世界冠军,印证其AI算力和数据吞吐能力的世界顶尖水平。

以鹏城实验室为代表,深圳国家高新区内,正汇聚力量向“源点冲击”。放眼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高新区要承担一些新使命:直面解决世界级问题、先行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创新浓度。

基础研究以深刻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为使命。因具有研究周期长、难度大、投入多的特点,因此需要政府层面长期稳定的投入。

从全球看,世界技术强国均保持较大比例基础研究投入。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投入占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基本保持在50%以上,在英国比例约为43%。

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目标下,城市全面力补基础研究短板,强化源头创新布局。深圳高新区布局建设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规定市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应当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同时设立市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有力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突破。

这些高水平科研平台成为一个个迸发的“创新智核”,瞄准世界前沿,围绕国家需求,推动一批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例如,随着“鹏城云脑Ⅱ”AI集群系统性能持续提升,“鹏程.盘古”“鹏程.通言”“鹏程.神农”“鹏程.大圣”等系列预训练大模型,已经有效支撑“一带一路”多语言翻译、基因靶向药物研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重大应用。

扎根于高新区的科研平台,其使命不仅在于科研突破,还为新型举国体制探路。鹏城实验室探索出“重大任务+基础研究”双轮驱动的特色科研模式,与全国15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构建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执行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国家专项计划,共同探索“学校导师+行业导师”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些模式与机制的创新,对于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深圳高新区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展厅,先进技术产品密布。一款200公斤级的油动无人直升机,飞行最高海拔可达到5050米;另一款机械臂能精准地做出举杯、碰杯、传递玫瑰的精细活。

作为全国最早的“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26年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孵化出2600多家企业。研究院一端连接前瞻技术,一端连接应用市场,打通从技术到产业的通道,契合用市场机制去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规律。

而在深圳高新区诞生的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则在光明科学城开创“楼上创新楼下创业”新模式。楼上是合成生物学研究院的实验室,楼下是企业的办公空间,有力破解初创企业缺乏设施和技术平台瓶颈,缩短原始创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推动深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但在深圳高新区,研发机构的角色远不仅是成果转化,甚至对于产业升级具有关键作用。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观察到,过去研发创新链通常是围绕产业来布局,如今很多实验室创新项目会催生出产业升级业态。

他以华大基因为例,“华大基因曾有很多从中科院出来的人过去做研究,如今它的成果在全球抗疫中发挥作用,从华大出来的很多人又在深圳打造了一个与基因相关的产业环境,从实验室研究扩散成一个产业。”

“科研的单元已经从过去的行政事业单位慢慢变成一个平台性研发中心,可以捕捉最先进的技术能力。核心的创新是在多学科交叉的地方进行创新。在这个领域里,平台性的研究机构显示了它的生命力。”樊建平说。

“在南中国,煲一锅创新驱动增长的浓汤”,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曾以“浓汤”谈要素互动:让人才、公司、大学、法律服务、金融力量等创新要素,在大湾区的沃土持续性地充分互动。在深圳高新区,一批高水平科研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正是这锅“浓汤”中的关键成分,汇聚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源头创新能力,调动各种人才积极互动、碰撞和挑战,激活产业创新生态。

《深圳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深圳高新区提出一系列新目标:2025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13.67%,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数900家,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数260件。如果进一步激活创新“源动力”,培育出“知识市场”中的华为和腾讯,深圳高新区将探索一条条新路。

(原标题《深圳超四成研发机构扎堆这里,煲一锅“创新浓汤”》)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