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4423
记者眼中的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这一刻,是我的心动时刻
文章
1
广州日报
黄蓉芳
2021-11-13 22:56

记者眼中的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这一刻,是我的心动时刻

11月8日~13日,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今年的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包括世界大都市协会第十三届世界大会、2021年全球市长论坛、第五届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评审和颁奖活动。在会议现场连续奋战了5天的记者,不仅全方位、全过程报道了该系列活动,而且还记录了他们在采访过程中自己的心动时刻。

张姝泓(广州日报时政部记者):

“我们是一家人,是兄弟”

从头到尾跟完2021年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的张姝泓

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秘书处主任Charles Stephen Farr是我们这次系列活动的第一个专访嘉宾,来自美国,目前是广州大学的外籍专家,已在广州生活近6年。他本人对此次专访也展现出了极大配合,热情幽默地回答每一个媒体提问,并在采访结束后要求和所有记者朋友一起合影。

可否用三个词描述对广州的印象?听到提问,他不犹豫地说:“广府文化、早茶、温暖好客的人们。我的朋友们可能会笑我,认为我肯定会说‘叉烧包’,这也是事实。我爱叉烧包,但更爱广府文化。”

Stephen对中国、对广州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认为美国的历史更像一个“baby”,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我觉得广州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在这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大家都说我们是‘一家人’,有时候我也会称呼大家‘兄弟’。”

好玩的是,他说自己有一个遗憾就是还不会说中文,并在现场亲自示范了作为外国人学习中文到底有多难。拿起一瓶水后,他说英语里“water”用不同的音调来说都是一样的意思,但是在中文里一、二、三、四声调指的不是一个词,希望未来可以用中文和大家交流。

Stephen还和我们透露,他的女儿将于四周后在美国结婚,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他到时只能无奈通过视频连线见证。“很期待在疫情结束后,大家能够面对面交流。”

全程参与了2021年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的报道后,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于外事报道来说,增强沟通、消弭误解是职责所在,和来自各国的人们坦诚交流后,也能发现,其实,天下大同。

方晴(广州日报时政部记者):

为了多语种传播,广州奖拼了

为了采访也很拼的方晴

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一溜同传室刚好在媒体位置旁,论坛嘉宾一开口,我耳边立刻同时响起几种语言。虽然因为疫情,这次广州奖和全球市长论坛未能重现“外国市长给城市拉票”“评委藏观众席提问”等有趣场景,但全球智慧全球享的宗旨不变。

从用双语PPT双语演讲的钟南山院士到线上线下“云”聚一堂的嘉宾,从打破语言障碍的同传小哥哥小姐姐到生产双语新闻、视频的记者编辑,所有人都努力在自己战线上,架起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时间:11月8日 议程:广州奖入围城市答辩会

邓潇丽(广州日报时政部记者):

时差并没有阻碍与会嘉宾参会讨论的热情

没有被时差阻碍采访热情的邓潇丽

由于这次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的与会嘉宾来自全球各国,因此,很多场政策研讨会都是在北京时间接近零点时结束的,但是,时差并没有阻碍与会嘉宾参会讨论的热情。

在世界大都市协会第十三届世界大会城市更新政策在线研讨会中,与会嘉宾分别发表演讲、介绍项目、展开提问互动,在分享与对话中凝聚全球城市更新创新解决方案和集体智慧。该场研讨会于北京时间23:00结束。

时间:11月10日晚 议程:世界大都市协会第十三届世界大会城市更新政策研讨会

徐雯雯(广州日报时政部记者):

台上“大咖”论道 台下“大咖”自拍  

感叹“外国人好多哇!”的徐雯雯

作为一个新手记者,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国际会议。全体大会那一场我去得比较早,往最后一排一坐,看着周围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就和当年参加国际活动的周迅一样激动,“(外国)人好多哇!”

大会快开始的时候,看见有一个扎辫子的外国人,从进了会场就开始自拍,在自己的座位上拍,走到过道中间拍。大会结束之后,我又远远看见在会场的第一排,两位嘉宾满面笑容,咔嚓咔嚓在自拍,那情态就像两个小女生周末约了逛街一样轻松自在。也许这就是这次系列活动的意义所在,除了台上严肃的学术交流、观点碰撞以外,台下非常日常、非常生活化的交流同样重要。

时间:11月11日 议程:全球市长论坛全体大会

杨朝露(广州日报时政部记者):

在广州,我可以有无数种想象

在会议现场录制记者vlog的杨朝露

我一直在想,如果以广州为题作画,我该如何去描绘出这个城市的形象。过去三年的学生生涯中,包容是我在画布上落下的第一笔。成为记者深入这个城市,倾听这个城市之后,热烈奔放的气质又成为了广州的底色。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的采访,是我入行以来第一次参加大型国际性活动采访。在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对话和分享中,我又加入国际范儿和活力的渲染;而当我听到国外友人说“在广州你只要保持微笑就好”,我想我该再去勾勒出广州随和的一面……当我回过头来去端详这幅画的时候,我突然明白,原来,广州可以有很多可能,广州也可以有无数惊喜。描绘广州,我只要尽情想象就好。

叶作林(广州日报时政部记者):

全球儿童对未来城市的美好期许让人感动

向往儿童纯净世界的叶作林

第五届广州奖城市创新主题展览中的“童眼看大都市”绘画比赛优秀作品展,展示了来自全球各国儿童绘画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视角独特,构图精美,色彩丰富。作品反映出了儿童单纯、干净的精神世界,表达出了全球儿童对未来城市的美好期许,让我特别感动。

时间:11月11日 议程:第五届广州奖城市创新主题展览开幕仪式

郑洪达(广州日报视觉部记者):

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结伴同行更显重要

拍摄间隙看一眼手机的郑洪达

参加这次大会报道,发现很多关于城市治理话题的探讨,都放在了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而线上连线的方式也成为疫情下的大会非常显著的标志。疫情为城市治理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告诉我们,通力合作,守望相助,共同面对,是战胜疫情的唯一道路。

时间:11月8号 议程:第五届广州奖入围城市答辩会第一次会议

莫伟浓(广州日报视觉部记者):

坚持“生命至上”,但不“层层加码”

被钟南山院士“打动”的莫伟浓

11月11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全球市长论坛作主题发言。他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我国坚持“生命至上”,很快针对新冠肺炎展开强烈压制。当前,精准防控疫情很重要,但也不能“层层加码”,否则将对经济重启造成影响。

时间:11月11日 议程:全球市长论坛全体大会

苏韵桦(广州日报视觉部记者):

媒体记者也是绝对的“主角”

活动现场即时剪片子、传图的苏韵桦

一场大会报道中,媒体记者也是绝对的“主角”。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也给各位同事拍下了工作照。每次在观察文字记者的时候,我会幻想他们平静的表情后,脑子里细胞君们正忙碌着接收、搬运、筛选、录入嘉宾点点输出的只字片语,最后再由强大的处理中枢编织成读者能够读懂的语句文章,竭尽全力地出新出彩。我为我的同事感到骄傲,我爱我的文字记者。

时间:11月9日 议程:第五届广州奖入围城市答辩会

王安蕾(广州日报视觉部记者):

认真的我们最可爱

十分可爱的王安蕾

在5天的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期间,我选不出来最难忘的一刻,因为每一刻都很难忘。每一天,前方采访和拍摄的记者和后方制作的编辑都要奋战到两点多。总之,认真的我们最可爱。

时间:11月9日 议程:第五届广州奖入围城市答辩会第二次会议

庄小龙(广州日报视觉部记者):

我的同事在拍摄时单膝跪了下来

拍下单膝跪地同事的庄小龙

在这几天的采访中,除了见证很多历史时刻,我也见证无数媒体人忘我地工作。在主题为《城市气候适应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分论坛中,我见到我的同事、摄像记者黄泽胤为了拍摄自己想要的画面,单膝跪了下来,心中一动,把这个画面拍了下来。

时间:11月12日 议程:《城市气候适应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分论坛

黄泽胤(广州日报视觉部记者):

座无虚席

坐在地上等位置的黄泽胤

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实在是太火爆了。在一个会议中,我刚起身拍了一段视频,一回头,座位就没了,所以我就只能守着相机席地而坐了。

时间:11月8日 议程:广州奖入围城市答辩会

罗知锋(广州日报视觉部记者):

广州奖能在广州顺利举行实在是不简单

自己也不简单的罗知锋

在疫情并没有完全远去的情况下,广州奖能在广州顺利举行,实在是不简单,也让身处其中的人感慨万千。井然有序的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是他们的专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为这场国际会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时间:11月12日 议程:全球市长论坛分论坛

骆昌威(广州日报视觉部记者):

疫情下特别的“全球大合影”

拍下“全球大合影”的骆昌威(右一)

11月10日,跨越五大洲8个时区的2021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年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形式召开。各参会嘉宾们,不仅通过网络,在线上线下无障碍交流,而且还进行了隔空颁奖、线上线下大合影等环节,这是我记者生涯中十分少见的场景。

时间:11月10日 议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年会

陈铭曦(广州日报视觉部记者):

精致茶点既有广州特色,又不失国际范

吃了六串水果的陈铭曦

这次会议的精致茶点,既有广州特色,又不失国际范,连我这个戒糖油混合物的人也忍不住尝了一点。我尤其要点赞水果串,草莓头充顶,中间的绿色大葡萄饱满多汁,下面的紫色葡萄还贴心地切了个平口子,不论造型,还是味道,都堪称一绝,我一口气连吃了6串,这也算是繁忙采访之后的小确幸。

时间:11月12日 全球市长论坛新闻中心

高凯珅(广州日报视觉部记者):

城市,应该让生活更加亲近自然

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交通,不仅要追求效率,更应该尊重自然的出行体验。采访间隙,我翻阅到丹麦的一则案例——“自行车高速公路计划”。目标850公里的自行车高速路、让市民体验低碳的通勤体验。确实,城市和人类需要重回自然怀抱,而非在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的裹挟下一路狂奔。

统筹/黄蓉芳
(原标题《记者眼中的全球市长论坛系列活动——这一刻,是我的心动时刻》)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