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4858
《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发布,聚焦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
文章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2021-11-10 22:46

《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发布,聚焦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

2021年11月10日,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行了《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梳理深圳法治发展近期的特点并提出建议。

本书梳理了2020年深圳在创建法治城市示范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立法、政府法治、司法、社会法治和依法防疫等方面工作基本情况以及法治发展中的突出亮点,并对深圳法治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蓝皮书指出,去年,深圳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要求,加快创建法治城市示范。坚持聚焦改革发展关键环节,努力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个人破产、绿色金融、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方面法规,以创新立法着力破解改革发展深层次问题。在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的推动下,数字政府、智慧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探索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法律顾问、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法律监管等。司法工作有序推进,智慧司法的创新举措确保了疫情防控时期审判、检察工作正常开展,公益诉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工作均得到加强。社会法治平稳发展,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法律服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以法治思维依法科学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完善全链条保护机制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精细化、智慧法治建设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个人破产制度试点探索等是深圳法治发展的突出亮点。

在新书发布的同时,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了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研讨会,市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深圳大学、深圳市委党校、广州大学、深圳市司法局、罗湖区检察院、深圳市法商研究院等十多个单位专家参会。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表示,从法治蓝皮书中,可以看出从一流法治城市、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到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演进过程的深圳法治发展年轮。社科工作者、法学研究者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加快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法治深圳,续写“中国之治”新篇章的法治保障贡献智慧。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认为,本次出版的《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为深圳市紧跟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新发展,加快创建法治先行示范城市提供了智力支撑。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一级调研员、《深圳法治蓝皮书》主编主持了发布会,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政法研究所所长李朝晖研究员介绍了《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的主要内容,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涂成林教授交流了广州蓝皮书编写工作经验。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邹平学教授、深圳市委党校《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主编熊哲文教授、深圳市司法局一级调研员黄祥钊、罗湖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黄海波博士、深圳市法商研究院院长曹叠云博士、东方昆仑(深圳)律师事务所王成义研究员、深圳卓建律师事务所张斌主任、深圳版权协会副秘书长孟海等专家围绕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协同相关立法创新、法治政府建设、司法改革、智慧法治、法治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研讨。

【读特新闻+】

《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速览

《深圳蓝皮书: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梳理了2020年深圳在创建法治城市示范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立法、政府法治、司法、社会法治和依法防疫等方面工作基本情况以及法治发展中的突出亮点,并对深圳法治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要求,加快创建法治城市示范。坚持聚焦改革发展关键环节,努力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个人破产、绿色金融、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方面法规,以创新立法着力破解改革发展深层次问题。在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的推动下,数字政府、智慧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探索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法律顾问、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法律监管等。司法工作有序推进,智慧司法的创新举措确保了疫情防控时期审判、检察工作正常开展,公益诉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工作均得到加强。社会法治平稳发展,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法律服务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以法治思维依法科学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完善全链条保护机制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生态环境法治保障精细化、智慧法治建设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个人破产制度试点探索营商环境优化新路径等是2020年深圳法治发展的突出亮点。

《深圳蓝皮书: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指出,深圳聚焦改革发展关键环节创新立法。2020年,深圳人大立法坚持聚焦改革发展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持续发挥立法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回应经济发展需要、扩大开放需要、深港合作需要以及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需要。其中,多部立法首开国内地方立法先河,因此,创新成为这些立法的共同关键词。

去年,深圳制定了全国首部关于营商环境全面性的地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深圳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制定我国首部个人破产地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推动个人破产制度建设;制定我国首部自贸片区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条例》,加快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定我国首部覆盖科技创新全生态链的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率先以立法形式保障财政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制定我国首部城市更新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创设“个别征收+行政诉讼”制度,将“城市更新”纳入法治轨道,依法破解城市更新搬迁难问题;制定我国首部绿色金融领域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首创性和示范性的举措,在金融机构绿色制度建设、绿色投资评估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制定我国首部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规定》、国内首部以仲裁机构为特定对象的地方性法规《深圳国际仲裁院条例》。这些创新立法以问题为导向,从立法层面回应社会发展热点、难点,促进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发挥,同时也为国家和其他地区立法先行探索、积累经验。

该书指出,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2020年,深圳市继续推进政府法治化建设,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充分发挥法治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2020年7月31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发布《关于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深圳市名列其中,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

蓝皮书还指出,深圳市法律服务业快速发展。2020年,深圳律师行业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975家,比2019年增加66家,增长7.26%;执业律师16869名,比2019年增加1603名,增长10.5%。

深圳涉外经济公证业务大幅增长、涉外民事公证业务大幅减少。2020年,深圳公证处增加1个,全市公证处达到11个,执业公证员达155名,全年共办结各类公证案件416825件,比2019年略有减少,降低4.1%。其中,国内经济案件31664件,比2019年减少2219件,降低6.55%;国内民事案件346921件,比2019年增加24383件,增长7.56%;涉外经济案件7359件,比2019年增加4212件,大幅增长133.84%;涉外民事案件30881件,比2019年大幅减少44195件,降低58.87%。

该书指出,深圳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不断健全。2020年,深圳出台了关于仲裁的第一个地方人大立法《深圳国际仲裁院条例》,由深圳市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发起创办的深圳市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成立。

蓝皮书还指出,2020年,深圳以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为目标,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等方面有新探索,持续推进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同时,深圳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方面,重视通过严密法治,为守护青山绿水蓝天提供刚性保障,2020年在立法、司法和环境评价等方面继续积极探索。

此外,蓝皮书还关注到了城市的智慧法治建设。2020年,深圳持续加强智慧法治建设推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举措包括大数据赋能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互联网+”应用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微”科技支撑加快智慧司法大格局建设、创新智慧平台建设提升法律服务水平、“科技+”助力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等。

2020年,深圳通过流程优化、机制创新和技术保障,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通了全市40个委办局的72套业务系统,实现了政府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库信息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推出政务服务“免证办”,打造无实体卡证城市。目前全市第一批“免证办”已经覆盖了全市5228个政务服务事项、393项高频电子证照替代实体卡证。盐田区以服务企业和居民为立足点,推出“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系统”,针对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阶段服务事项内部管理,包括生命周期管理、主题服务事项管理、主动推送管理等功能。线上线下同发力,重构自然人法人政务服务场景,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模式改变。

2021年,深圳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努力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推动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

(原标题为:《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1)》发布,聚焦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