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3884
从牦牛改良到海水稻,深圳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庞仁松
2021-08-07 14:28

从牦牛改良到海水稻,深圳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8月6日,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主要负责同志刘卫翔带队前往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调研,就深圳市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教育振兴等相关工作进行探讨,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调研组实地参观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项目。

座谈会上,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副所长钱万强介绍了基因组所目前主要科研项目情况以及深圳国际食品谷的建设现状,展示了基因组所参与的全国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现状,包括广西巴马、新疆喀什牦牛改良和海水稻等项目。

据悉,深圳近年来积极支持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利用甜瓜、黄瓜、番茄、耐盐碱水稻、牦牛、香猪、组学区块链、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项目,在深圳对口帮扶地区如新疆喀什和塔县、广西巴马、云南昭通均建立了长期帮扶点。其中,援疆盐碱稻、科技守边牛、东西部协作助力“长寿巴马”和高原特色农业开发等,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有力支撑了当地群众脱贫奔康。

会上,双方还就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展开了交流。

基因组所所长、党委副书记黄三文表示,基因组所将充分利用深圳市的政策优势及平台优势,为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教育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刘卫翔对基因组所实施的乡村振兴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基因组所具有走在国际前沿的多组学核心技术和创新活力。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将努力链接各方资源,为全国公共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深圳创新力量。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一行还参观了基因组所综合试验基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研究生院。

据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深圳市于2014年1月共同创办的新型国家级研究所。基因组所入选科技部、中组部等七部委遴选的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经过7年的发展,基因组所已经初步建立了以组学技术为核心的学科体系,组建组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植物基因组、动物基因组、生态基因组5个研究中心,正在筹建食品科学研究中心。

基因组所汇聚了包含20余名国家级人才在内的600余人的研究队伍;和海内外大学共同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研究生院,培养农业和食品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拥有“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综合试验基地;在Science、Nature、Cell等顶级杂志上发表SCI论文近30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项,授权专利30项,举办国际农业基因组学大会,奠定了我国农业基因组学的国际地位。

(原标题《从牦牛改良到海水稻,深圳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