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7462
“深圳美术馆馆藏丁聪《东江百日杂忆》组画暨专题美术作品展”开展
文章
1
桂 蔚
2021-07-01 14:00

“深圳美术馆馆藏丁聪《东江百日杂忆》组画暨专题美术作品展”开展

丁聪说画:有一次转移住址,领路的是个“小鬼”,不知他从哪里找到一把二胡,乐得他一路走一路拉,不成曲调的琴声,不停地“伴奏”着那一次的行程。

丁聪说画:东江纵队的领导,为了隐蔽区里的大批文化人,密切监视着敌、伪、顽固派的动向,但避免主动出击。我曾远远见到过身穿“唐装”的指挥员,那斜背在肩上的大红色绒毯(老百姓家常见的),至今犹在眼前。

张树国雕塑作品《大营救》 深圳画院藏

1994年,深圳美术馆。78岁的著名漫画家丁聪在这里举行个人画展,现场热闹非凡,难得一见的老友们畅聊青春,回忆往事。重回故地,令丁聪感慨万千。原来在1941年,他曾经是那场惊心动魄“文化大营救”的一员,深圳的白石龙和阳台山留下了他的身影。40多年后根据回忆,他创作了一批关于“文化大营救”的连环画作品。借展览之机,他将《东江百日杂忆》组画共十幅,捐赠给深圳美术馆永久收藏。

峥嵘岁月,纸短情长。正是源于这次珍贵的艺术馈赠,深圳美术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聚焦本土红色资源,通过活用馆藏作品,特别策划推出“深圳美术馆馆藏丁聪《东江百日杂忆》组画暨专题美术作品展”。展览围绕丁聪《东江百日杂忆》组画展开,结合其他馆藏精品、文献资料共同讲述“文化大营救”的红色故事。以艺术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挖掘红色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丰富党史学习的载体,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该展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的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文化大营救”:一首荡气回肠的东江儿女赞歌

抗战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大批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陆续撤到香港,继续进行抗日宣传和民主活动。1941年底香港被日军攻占,留困在香港的大批中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遭到日本侵略军的搜捕,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共南方党组织和活跃在广东一带的重要抗日武装力量东江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临危受命,从沦陷的香港陆续营救出包括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沈志远、张友渔、胡绳、范长江、丁聪等在内的近千名文化民主人士及其家属从香港成功撤离。东江游击队和香港的中共党员将这些文化民主人士乔装成难民,绕过敌人的封锁线,分四条路线成功分批撤离到大后方安全区,无一人受损。

这段彪炳千秋的华南抗战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历史奇观,使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文化界以及国际舆论中树立良好形象,保护了中国的红色“文脉”和精英,堪称载入史册的光辉篇章,被茅盾先生称之为“抗战以来(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红色基因的落点

深圳美术馆:一种挖掘本土文化的执着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秘密大营救中,深圳是极其重要的地区。由于毗邻香港,不论水路还是陆路都是营救中关键一环,具体实施营救的东江游击队指挥部就在深圳(后来成立的东江纵队司令部也在深圳)。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李原原为梳理这段历史,查阅了大量文献和资料。他介绍说,深圳作为文化名人大营救的主要战场,有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曾生故居、水源世居(田心交通站)、阳台山胜利大营救纪念碑、东江纵队纪念馆、白石龙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等相关的遗址和主题纪念馆,以及丁聪捐赠给深圳的作品,都是深圳宝贵的红色资源。

建馆45年来,深圳美术馆一直伴随这座城市共成长,同呼吸,在“关注当代,关注本土”的学术方向下,围绕不同学术主题组织和策划一系列展览和活动,好评如潮。

深圳美术馆一直将根扎在本土历史文化、城市文化与红色文化中。正是由于这份独到的慧眼,这份深情的凝望,这份长久的观察,才使得深圳美术馆以本地红色资源为依托,以艺术作品为“活教材”,通过展览的方式,将“文化大营救”的故事与馆藏精品完美结合。

红色经典的捐赠

丁聪“画自己”:一份永不褪色的记忆

著名漫画家、美术家丁聪,1916年生于上海,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抗战时,他辗转于香港及西南大后方,从事画报编辑、舞台美术设计、艺专教员和画抗战宣传画等工作。

李原原介绍说,1987年创作《东江百日杂忆》组画时,丁聪已经71岁了。他还曾写下《终生难忘的一幅漫画》一文,可见营救经历在他心中的分量。“他的组画以第一人称讲述这段经历,10幅作品中有8幅都有自己的形象。技法上,他摒弃漫画夸张变形的处理,以平实的手法客观地进行描述,使观众更能体会到画面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九龙小艇、打扮成“难民”、住草寮、拿手电筒巡逻、洗露天浴、放哨……组画生动还原当时的生活和场景,令观众产生更感性直接的认识。

“天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在李原原看来,那一丝不苟的人物造型、灵动的线条以及黑白灰仍是丁聪的典型风格。“在当时那么恶劣的条件下,丁聪仍展现出乐观的人生信念、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相信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即将到来的信心,让人感动。”

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陈履生认为,“画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反映社会的方式,也是画家在特殊时代中对艺术、对人生的一种特别的态度。当重新回首这一历史事件时,我们发现,艺术不能离开社会和现实,不能失去画家的职责。

红色精神的传承

汇聚经典作品: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文化名人大营救”这个传奇故事以及传递出的感人力量,也为后来很多艺术家创作提供了题材和灵感。

此次展览从广东美术馆、深圳画院、大芬美术馆、中国文化名人纪念馆的藏品中精选以此为主题的作品,与丁聪的作品一起,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不久前在央视《美术经典的党史》中播出,由蔡迪支、许钦松创作的黑白木刻版画《晓风残月》也在展览中展出。为了还原“文化大营救”,蔡迪支和许钦松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将整个画作场景设计为大家星夜兼程、翻山越岭赶往游击区的场景。

张树国雕塑作品《大营救》、王铁牛油画作品《东江纵队》、张明军国画《大营救》组画、王时的白描国画《文化名人大营救群像》、许浩宇的黑白木刻《营救文化名人》组画等,包含国画、版画、油画、雕塑等不同美术类别,通过丰富的美术作品呈现“文化大营救”过程,扩大观众对于这段历史的关注,推动党史美术作品的创作与展览。

一件件精彩的作品,如无声的歌颂之诗,把红色文化的种子种到人们的心里,引领大家在作品中深刻认识新中国来之不易,进而增强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1日,8月中旬将前往“大营救”的重要中转城市——惠州巡展,继续传播红色文化。

编辑 汪新林 审核 谭凤希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