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95
华大实验室助力广深佛疫情防控 “火眼”星夜奔袭 阻断病毒传播
文章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文 何龙/图
2021-06-09 08:35

华大实验室助力广深佛疫情防控 “火眼”星夜奔袭 阻断病毒传播

大面积核酸检测是控制疫情的制胜关键。随着广东疫情的不断变化,广深佛三地与时间赛跑,火速搭建起多个“火眼”实验室,旨在迅速完成广东各地多轮核酸样本检测,通过病毒筛查快速追踪传染途径从而阻断病毒传播。而在短时间内完成超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的背后,是深圳科技力量的强力支撑。

“火眼”驰援广东三地

深圳“5·21”疫情以来,核酸检测成了一件关键“武器”。

为迅速响应疫情防控需求,华大5月24日凌晨在大鹏搭建完成“火眼”实验室(气膜版)。5月27日凌晨,华大连夜搭建龙岗、盐田两座“火眼”实验室。

据介绍,搭载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仪等多种“黑科技”的“火眼”实验室,日检测通量一般可达5万-8万单管,若采取10混1混采检测,则每日最高可检测50万-80万人份样本。从实验室接收到样本起,4-8小时上传结果。

火眼实验室取样区,实验检测人员分组对核酸样本进行处理。

为积极响应佛山市禅城区全民核酸检测的通量需求,加快当地大规模核酸检测效率,华大抗疫老兵们完成深圳盐田火眼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后,便紧急集结连夜赶往佛山。

火眼实验室在盐田体育中心快速搭建起来。

6月4日晚,实验室抗疫设备陆续进入场馆开始,仅耗时4.5小时就快速搭建起了2套、6个舱体的快装式负压硬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并投入试运行,搭建速度打破历史纪录。佛山“火眼”投入使用后,日检测通量单管最高可达6万人份。

在广州疫情升级后,“火眼”实验室也第一时间驰援。

6月7日上午7点,经连夜建设,华大广州“火眼”实验室核酸检测日通量扩增至近21万单管,刷新中国单体实验室日检测量记录。若采取10混1混采技术,每日最高可检测210万人份核酸检测样本。

硬气膜“火眼”彰显硬核科技

此次广深佛三地抗疫中,深圳盐田和佛山搭建的“火眼”实验室分别安装了华大智造生产的快装式负压硬气膜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简称“硬气膜实验室”)。

据介绍,该实验室设有更衣间、试剂准备室、样本制备室、扩增检测室及缓冲间等舱体,内部还有独立的走廊。疫情突发时,它能迅速满足抗疫需求,在6小时内快速搭建,12小时内完成调试投入使用。

此外,该实验室采用金属骨架支撑,可折叠,可灵活移动,具有强大的稳固性和密封性,能满足室内及室外的使用场景。这些亮点也使得该硬气膜实验室能实现+10Pa至-20Pa的气压调节,并承载足够安全的负压环境,从而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该硬气膜“火眼”实验室的外模采用了白色PVDF自洁抗老化膜,内膜和地膜均采用抗菌膜,可抑制病菌再生。膜材适用于零下10摄氏度到50摄氏度的环境温度,还可在内部配备空调,从而满足不同的气候条件。

【读特新闻+】

深圳智造提供核心支撑

“火眼”实验室不仅搭载高通量自动化设备,在解决核酸提取限速步骤、替代人工、降低感染风险、提升标准化等方面都具有突出表现,还拥有自主研发追踪病毒、破解病毒变异“密码”的设备——基因测序仪。

华大智造相关负责人表示,高通量测序技术作为最早发现新冠病毒确诊病例的方法,在发现新病原、识别已知病原和鉴定未知病原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0年12月,我国发现首例境外变种新冠毒株,而测序平台正是深圳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一款高通量测序仪,对我国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

事实上,华大智造多款测序仪都成为追踪新冠病毒,破解病毒变异的核心工具,其中一些设备已用于广深佛三地破解新冠病毒变异。该一体化平台拥有测序通量高、测序样品基因组覆盖度深、测序时间短,以及成本低等优势,还可在不外接互联网的情况下进行测序数据分析,其卓越的测序结果久经实战考验,为尽快破解病毒变异“密码”提供核心工具支撑。

作为全球三家能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级别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企业之一,华大智造在疫情暴发之初就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公司测序平台及自动化产品已先后驰援全国30余个城市和地区。其中,在武汉、北京、青岛、香港、石家庄等地均完成了超过百万以上样本检测,同时还为50余个疾控中心及近10家海关提供抗疫支持。此外,华大智造还为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抗疫提供核心工具支撑,日均提取通量超过100万以上。

(原标题《华大实验室助力广深佛疫情防控  “火眼”星夜奔袭 阻断病毒传播》)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