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4636
万鸟翔集舞翩跹 水清岸绿生态美——“深圳蓝”提升市民幸福感
文章
1
2021-04-25 12:00

万鸟翔集舞翩跹 水清岸绿生态美——“深圳蓝”提升市民幸福感

鹏城四月,天爽气清。从空中俯瞰,福田河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福田中心区蜿蜒而过,河岸两边绿树成阴,虫鸣鸟啼此起彼伏。57岁的市民刘先生带着孙女到河边欣赏风景。“小时候,我在福田河边长大,常在河里游泳、戏水。后来,福田河沿岸不断被开发,河水变得很浑浊。这些年,经过治理,福田河大变样,河水清澈见底,儿时的美景又回来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全力推进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等综合治理。近年来,深圳更是明确提出“建设美丽深圳”,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示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路径,确立“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发展目标,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面孔1

家住深圳河畔的市民 唐桂生

黑脸琵鹭在深圳河过冬 万鸟翔集美景再现

清晨5时,天方破晓,深圳河面泛起了层层波澜。此时,大多数人还在梦中沉睡,家住深圳河畔光华园小区的市民唐桂生却早早在客厅窗前架好相机等候。拍摄深圳河日出,是他数十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他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当朋友们陆续醒来,总能在微信群里看到唐桂生拍摄的深圳河日出美景。上世纪90年代至今,唐桂生一直坚持拍摄深圳河不同时刻的景象,见证着这条与城市同名的河流,从污浊到清澈的历程。

历史上,深圳河曾叫“明溪”,因河水清澈而得名。但在唐桂生的记忆中,以前的深圳河却一直和“浑浊”“发臭”联系在一起。唐先生回忆,过去,河面上常年漂浮着生活垃圾,行人隔着河岸几百米也能闻到臭味。“上世纪90年代,很多鱼塘饲养的鱼被冲进深圳河,鱼身上带有河水的臭味,洗也洗不掉,根本没法吃。”提起那段时期的深圳河,唐桂生记忆犹新。

唐桂生提到,为了治理深圳河流域的黑臭污染,深圳持续、系统地开展流域内污染治理工作。“近年来,深圳在治水领域加大投入,政府通过雨污分流等整治措施治理河流,民间河长也参与其中,水环境得到了改善。”

深圳河水环境明显改善的同时,生态环境系统也得到进一步恢复。唐桂生说,2016年,他在自家窗户对面的河畔上,首次发现了100多只黑脸琵鹭。2019年1月初,他惊喜地发现,河滩上出现了上百只黑脸琵鹭,它们在水中整齐地排成一排,戏水、梳妆,在深圳河过冬。

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珍稀鸟类,对栖息地附近的水质、气候以及生态条件要求极高。“观测到如此庞大数量的黑脸琵鹭,说明近年来深圳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唐桂生一边指着深圳河畔,一边向深晚记者说。这些年,深圳河沿岸的高楼越来越多,河水却越来越清澈了。深圳河(湾)生态环境显著提升,滩涂上跳跳鱼、招潮蟹、反嘴鹬等数量逐年增加,万鱼翻腾、万鸟翔集美景再现。

面孔2

家住南山区的市民 蓝扬

“深圳蓝”品牌越擦越亮市民幸福感油然而生

有一种蓝叫“深圳蓝”。近年来,深圳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更成为市民朋友圈争相转发的热门话题。

“来深圳读书、工作7年了,几乎天天都能看见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宜人的环境,摸得着的‘绿色福利’,不禁让人心旷神怡,幸福感油然而生。”市民蓝扬是一名环保达人,她时常在朋友圈晒出“深圳蓝”。

她告诉深晚记者,清新的空气与宜居的环境,是她留在深圳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深圳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深圳蓝”品牌越擦越亮。蓝扬说,每逢周末,她都会穿上跑鞋,换上运动装,来到公园跑步,呼吸新鲜空气,并呼吁身边的朋友践行低碳生活。

由于工作原因,她经常晚上加班,并时常搭乘朋友的顺风车回家。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了一项“绿色福利”。她向深晚记者分享了她的观察:2020年7月,她关注到,深圳发布经济鼓励政策,引导车主夜间加油,降低大气污染。

经查阅资料,她发现,在阳光足、气温高的条件下,加油站的油气污染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加快转换成臭氧的速度,造成臭氧浓度超标。夜间加油有利于避开日间高温高辐射时段,减缓油气向臭氧转化的速度,从而降低臭氧污染。

“原来,夜间加油关乎城市的空气质量!”蓝扬说,在她的影响下,她的朋友养成了夜间加油的习惯。过去1年,她的朋友在夜间加油,每加满一箱40升油,能节省20多元。没想到,一年竟省下1200多元,还为“深圳蓝”贡献了力量。

政策利好与环境的治理,让市民的生活有了不同的改变。蓝扬说,现在深圳公交车实现100%纯电动化,行走在大街小巷,蓝色的纯电动出租车和公交车已然成为深圳亮丽的风景线,更成为这座城市流动的绿色符号,这让她感到很幸福。

面孔3

沙头角林场管护中心副主任李伯荣

林场植物丰富 珍稀野生动物成深圳人好邻居

“梧桐山,高倚天,冬来积霜雪,雨后多烟云。山中奇植人争胜,茏葱之竹龙须草。”这是梧桐山美景的真实写照,也是李伯荣每天欣赏到的风景。

今年58岁的李伯荣是沙头角林场护林员,他投身在林业生产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一线工作岗位已有36年。每逢三月春分,毛棉杜鹃就会开满山头,与吊钟花、土沉香争奇斗艳。李伯荣的使命是做这些植物的“护花者”,在茫茫林海中钻林过箐,巡护这里的每一寸草木。

这些年,他亲眼目睹林场的巨变,也见证了深圳生态环境日趋向好。李伯荣回忆,1985年夏天,他跟随父亲来到沙头角林场。彼时的林场,一片荒凉,天色阴沉。上山时,树枝荆棘丛生,难以前行,他花了3个小时才爬上山顶。如今,林场生态环境日渐修复,曾经荒无人烟的草丛还修建成了湿地。

令李伯荣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他与11名工作人员修建梧桐山森林自然步道,在没有任何设备机器和图纸的情况下,团队就地取材,用石头一块一块铺设山路。4年后,超10公里的手工步道修建而成,数名护林员用汗水为人们留下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森林小径。

2018年,台风“山竹”来袭,不少树木倒伏,造成城市道路成片垃圾和竹竿堆砌。经过连续奋战,树木渐渐修复。此后不久,薇甘菊入侵,山林成片聚拢蔓延,数名护林员反反复复拔了3年,最终清理了薇甘菊。

李伯荣说,这些年,深圳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林业自然保护,加之许许多多护林员、志愿者前赴后继的努力,林场植被日益丰富,珍稀野生动物亦成了深圳人好邻居。

据介绍,沙头角现有野生植物达240科1419种,野生动物24目64科196种,拥有刺桫椤、穗花杉、白桂木、粘木、土沉香和蟒蛇、鸢、赤腹鹰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年来,林场还开设森林课堂,将自然教育作为改革转型的战略工作。让孩子走出科室,在自然中学习知识。

行走在林间小道上,啼鸟谷谷,溪涧幽邃,李伯荣十分珍惜与自然相处的时光。“守住这片珍贵的自然宝库是我最大的使命,也希望更多老百姓参与守护深圳自然资源。”李伯荣说。

面孔4

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执行秘书 马海鹏

民间环保力量日益壮大 深圳海岸线更清洁了

马海鹏是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执行秘书长、深圳漫野自然教育工作室发起人。从事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相关工作近10年的他,最热衷的事情是能通过各方努力,推动环保议题的真正解决。这些年,他见证了深圳民间环保组织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努力,也见证了深圳海岸线日益清洁。

马海鹏长期行走在海岸线,对深圳的海滩以及海洋生态环境十分了解。当提到近年来,深圳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时,他向深晚记者一一列举。“5年前,前海石公园周围海域的底泥、水质情况较差,但近年来,整体生态向好,风景也变得更加怡人了。以前,深圳湾的水质不是很好,邻近水边会闻到臭味,现在经过大力整治,不仅臭味全部消失,鱼虾等资源也恢复得很好。”马海鹏说。

从事民间环境保护近10年,马海鹏走过深圳大大小小的海滩,每年参与组织海滩清洁活动约300多场次,动员人数超1万多人次。“在推进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许多专家、志愿者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看到,只要是为深圳生态环境有利的事情,就一定会得到很多人支持。”马海鹏说。

深圳海岸线总长约260多公里,近海有海岸湿地、河流湿地等,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的以及国际上珍稀濒危的鸟类,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价值。每到候鸟回归的季节,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就会涌向沿海湿地,与自然深入交融。

马海鹏曾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段游客用零食投喂候鸟的视频。他说,过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常识不够强,在众多民间志愿者的推动下,深圳湾连续3年开展了守护候鸟、禁止喂食的活动。如今,参与活动的市民已超过2万人次,越来越多市民提升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马海鹏说,海洋是生命的来源,海洋的生态健康关乎我们每一个人,也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环境会进一步改善。(本版插图:黄禧)

(来源:深圳晚报)

编辑 刘春雨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报料
评论(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打开读特,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