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落户 罗湖争当粤港澳深度合作先行区
读特记者 冯庆 马晓峰 通讯员 童星
2017-09-22 09:20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坐落于有“金色罗湖”标志意义的罗湖商务中心。

罗湖口岸是最繁忙的口岸之一。

罗湖少年儿童与香港童军开展交流活动。

21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在深圳罗湖正式挂牌。据悉,罗湖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初步提出了十三项思路、计划与安排,包括以小河套地区联合开发建设深化深港合作、以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以口岸经济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发展极、以粤港澳版权保护登记大厅完善粤港澳地区文创产业服务体系、以大梧桐新兴产业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等等举措。

今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正式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罗湖作为改革开放的原点、深圳的中心城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要塞,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罗湖七届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推进罗湖振兴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先锋城区。“先锋”二字可谓是解读罗湖的题眼,放眼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罗湖将紧抓机遇,全力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先行区。

改革创新 为大湾区提供平台支撑

去年,罗湖区公立医院改革、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三箭齐发”,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罗湖经验,受到各界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以罗湖为空间载体,将有助于发挥政府、媒体、金融、智库等各方优势,集聚专家、人才、信息、资金等高端资源,以学术与传媒融合为依托打造高端新型智库和顶级论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平台和智力支撑。

城市更新改革试点的落地,是深圳市委市政府给予罗湖一把打开瓶颈的“金钥匙”。罗湖不负使命,在区级层面大刀阔斧地进行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取得了突出成绩。今年以来,罗湖新开工城市更新项目7个,完成市建环委审批项目7个。目前,全区在册城市更新项目102个,列入计划68个,在建项目23个、建筑面积408万平方米,城市更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2亿元,同比增长33%。依托城市更新以及局部土地整备,未来5至10年,罗湖将打造2000万平方米的全新产业空间,相当于“再造一个新罗湖”。

与全国其他棚户区相比,罗湖棚改范围之广、隐患之多、情况之杂、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从去年12月20日启动全面签约以来,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不断刷新全国棚改的多项纪录。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区长聂新平指出,罗湖棚改启动实施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改造项目,而是代表着深圳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坚决把安全放在首位的决心。未来,棚改区域将采用街区制、海绵小区、智慧小区等七大新兴技术规范,建成国际化人居环境示范社区,彻底消除重大公共安全隐患,使片区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近两年来,罗湖居民足不出户可以享受到网络药师和健康管理师的全方位跟踪服务。罗湖医改不是为了把医院做得更大、扩张更多,而是站在居民的角度,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罗湖区卫计局局长郑理光介绍说,罗湖通过顶层设计,构建了四个共同体:一是打造管理共同体——促进资源上下贯通;二是打造责任共同体——凸显办医公益性;三是打造利益共同体——改革医保基金管理方式;四是打造服务共同体——做实做强社康中心。今年9月1日,全国医疗联合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深圳召开,现场交流推广“罗湖医改”的成功经验。

一衣带水 为大湾区担纲核心枢纽

在国家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布局中,拥有“口岸+深圳火车站”的罗湖,区位优势明显,有条件打造成为联通深港、对接穗莞惠以至粤东地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

《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提出的合作重点领域之一就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罗湖地处粤港澳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区域,在与周边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具备良好基础。罗湖区内有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连通香港,预计于2018年落成的莲塘口岸将是旅检和货检综合性陆路口岸,是承担香港与深圳东部、惠州以及粤东联系的东部重要口岸。深圳火车站串联起广深港,罗湖与香港零距离,到穗莞惠等周边城市,基本能实现一小时互联互通。未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升,罗湖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东部过境高速、坂银通道、春风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将为罗湖构建起更加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袁持平表示,从区位上看,罗湖正是处于专家所讲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衔接地节点。一直以来,罗湖在打造便捷区域内交通圈、强化广东与香港联系、保障香港民生需要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罗湖口岸片区成为深港间的重要交通枢纽。目前,罗湖口岸功能定位的调整优化研究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区域交通规划所所长万年良看来,罗湖与香港在地缘、人文方面有着密切联系,而罗湖区作为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开发的城区,经过30多年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健全完善,未来在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打开空间 为大湾区集聚发展要素

在2018年莲塘口岸开通以后,罗湖辖区3个口岸的总日均人流量将达到27万至30万人次。巨大的人流和车流,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经济潜力。

罗湖区经促局局长周建军介绍说,正在筹建的罗湖口岸经济带约有85万平方米土地空间。同时,罗湖正在推动与香港联手开发总面积15.85万平方米的小河套地区,全力打造深港金融科技合作先行区。“口岸经济带沿线有8块过境土地,其中有5块落在了罗湖范围内。”根据规划,口岸经济带将成为粤港澳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与消费转型升级引领区。“用3个口岸打造经济带,这里面有潜在的境外商业价值,对整个罗湖商业格局的发展会产生历史性影响。”深圳市政协委员、市决咨委委员陈蔼贫说。

在今年初召开的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罗湖区创建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被写入市长政府工作报告,该项工作随后又被列入2017年深圳市改革计划。罗湖区将按照市里的部署要求,在振兴传统商业中心、构建互联网时代消费中心、吸引我国居民境外购买力回流、吸引境外人士来华消费四个方面探索消费型经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国家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与口岸经济带、国际消费中心等一系列战略是环环相扣的。”陈蔼贫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对于罗湖来讲是一个战略机遇。

今年7月14日,由罗湖区政府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共同建设的粤港澳版权登记大厅正式运行。由此,粤港澳地区结束了没有国家级版权登记机构的历史。这只是罗湖构建全域服务业高地的其中一项举措,罗湖还将以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打造粤港澳金融服务基地,把红岭路升级成为世界级“金融街”。据悉,今后3年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将引进私募企业540家,管理资产规模将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同时,大梧桐新兴产业带也将成为罗湖创新驱动战略的“主引擎”,亦是罗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自2016年4月产业带规划思路提出以来,已经完成综合规划和产业规划,形成了“一校、三谷、多园区”规划布局。今年以来,中欧金融科技研究院等13个重点项目陆续落地,智慧城市产业园建成开园,新增国家高新企业36个,各类双创孵化器、加速器超过40个。“选择罗湖,是因为看到了罗湖未来规划的重点,看到了罗湖创新转型的底气与决心。”软通动力董事长刘天文认为,罗湖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政策以及包容开放的理念,越来越多优质的创新要素正在向罗湖聚集。

此外,罗湖还将把水贝-布心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积极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的“样本”。梦工场珠宝工业4.0智能平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平台以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大数据科技手段连接消费者与生产端,实现珠宝的时尚智能定制。其负责人介绍,香港有贸易优势,便于打开国际市场,而内地有产业集群与完整的产业链,两者可以得到很好的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为深港的产业合作打开了无比广阔的想象空间。”

文化认同与优质生活 令港人在罗湖“流连忘返”

有数据显示,香港人偏爱在罗湖区买房,置业比例高达36.9%。据香港入境事务处统计,1997年,每天有超过15万人次通过罗湖口岸出入香港。到2016年,仍有日均超过22万人次经由此口岸出入香港,居众口岸之冠。罗湖的文化认同与优质生活,令港人在此流连忘返。

不仅深圳人,对于新老香港人来说,罗湖的位置同样举足轻重。如今不少香港人陆续到罗湖置业、从商,多年以后生活也随之融合,许多港人子弟也来到罗湖求学,另一方面罗湖区也积极推动着两地的文化融合,从青少年的夏令营交流会,到成年人的文化社交生活,在各方面文化认同的前提下,更进一步水乳交融。

香港人蔡姐前几年正式退休,在深圳也买了房子,原因之一就是要来罗湖火车站附近的国标舞会所学习。类似蔡姐这样的港人在罗湖置业的同时,大批港企也在进驻罗湖。24岁的黎耀辉从小在香港长大,在国外完成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后来到深圳罗湖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公司提供的成长机会和薪酬令他感到满意。随着深圳的经济发展和深港之间合作愈发密切,深圳能提供给港人的工作、经商、创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深圳房价和生活成本普遍比香港低,居住空间更大、生活愈发便利等优势也吸引着他们在深置业。

近年,罗湖区委区政府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还成立了“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多举措关爱和改善跨境学童的生活学习。在罗湖,也有着为港人子弟和“单非”、“双非”家庭的孩子所准备的学校——深圳市罗湖港人子弟学校。该校创办于2001年8月,是经市教育局批准,罗湖区委区政府为解决在深圳置业港人的子女读书问题而创办的深圳市第一所港人子弟学校。该校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行教学和升中(升学)双轨制。这样的教育资源安排,也反映了罗湖和香港在教育方面的深度融合,对于帮助解决两地学生的上学有很大意义。

【相关链接】

粤港澳大湾区 研究院五大功能

一、搭建全球大湾区动态资讯和信息的汇集平台。

借助媒体资源优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信息港”网站、微信公众号,依托全媒体平台开设“大湾区观察”等,汇集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等全球大湾区在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相关资讯并动态发布,扩大研究院在主流新媒体中的影响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传播力。

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强化科学决策能力。

出版粤港澳大湾区蓝、白皮书系列,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粤港澳大湾区相关资讯和判断;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理论和实践研究,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积累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总结;开通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的专报通道,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智库云,及时通报最新研究成果。

三、打造权威指数和数据发布平台,提升话语权。

构建大湾区发展指数并常态化发布,打造更具权威统一的指数发布平台;加大指数的整合传播力度,提升指数发布的覆盖面。

四、构建高端论坛体系,提升国际影响力。

依托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报业集团及国内外合作媒体,打造一系列顶级论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以更大的开放促进发展。

五、为大湾区企业提供智力服务。

研究院将适时搭建企业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围绕大湾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开展营商环境、投融资、商贸合作、人力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相关研究,为大湾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专家点评

深圳市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王世巍:

罗湖想积极融入大湾区、服务大湾区,需要依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来进行谋划。第一,在大湾区建设中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罗湖应抓住机遇,着重在市场、政府、法制、社会环境等方面,出台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深圳营商环境改革的排头兵,成为深圳乃至大湾区内拥有最优良营商环境的行政区。第二,打造最文明、最安全、最干净的城区。第三,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的重要节点。第四,打造新的对外联系通道。第五,打造良好的人才栖息地。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武良成:

传统的产业现在已经向创新型的产业、向新经济的一些领域转化,互联网金融,共享经济、生命科学等产业已经兴起。因此,罗湖在未来的产业选择,要综合考虑空间、产业、创新、贸易形式四个方面的变化。在消费领域,罗湖需要打造自主品牌,进一步提升在设计领域的地位。

深圳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处长卢文彬:

罗湖是香港和大陆互动最频繁的地方,大量的香港人在这里居住、生活,体现出一种生活方式的交往——语言相通,文化相通。港深都会区特质的东西应该在这里体现。

罗湖在大湾区里的努力方向是率先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发展要素高速对接流通,在先行先试政策上发力,如探索推进消费税制改革和打造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区。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冯庆 马晓峰 通讯员 童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