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故事|“杀出血路”才有今天安稳好日子 叶煌桂老人讲述莲塘长岭村今昔
​读特记者 冯庆 通讯员 吴俐兵 文/图
2019-03-19 08:42

叶煌桂

编者按:

今年是深圳建市40周年,在深圳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年1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推出的8集电视纪录片《深圳故事》,就是以深圳为样本,通过讲述鲜活的“深圳故事”,从一座城看一段历史,从这段历史读懂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今起,本报推出《深圳故事》专栏,紧扣纪录片《深圳故事》的线索和脉络,访谈当事人、亲历者,讲述一个个生动的、给人以深刻启迪的深圳故事,激发我们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与决心。敬请关注。

如果在深圳地图中搜索“径肚”村,导航会把你带到如今梧桐山隧道一侧的桐馨园小区一带。而在驱车进入隧道之前,还会看到一座“径肚跨线桥”。

对于大多数深圳人来说,这却是个陌生而遥远的名字。径肚村原是莲塘辖区的一个自然村,也是在“大逃港”中“消失”的村庄。

叶煌桂是原莲塘生产大队大队长、长岭村村支书,在长岭村出生长大,今年已经88岁高龄。日前,记者几经周折在他位于莲塘长岭的家中见到了他。老人一头白发,思维清晰。提到径肚,他很快打开了话匣子。

“土改以前径肚有21户,逃港后只剩下6户了。为了便于管理就从径肚都搬到了我们长岭,径肚村也就这样‘消失’了。”叶煌桂用浓重的客家口音告诉记者,当时深圳还没有建市,这里属于惠阳地区宝安县。在莲塘这边的深港边境线上,一字排开有10多个自然村,径肚和长岭是其中两个。

“那时候边境线两边都是农田,村民们都通过过境耕作口去香港种地,一天能挣100多块钱。而在深圳这边只有一两块钱,相差100多倍。当时在大家的眼中,香港简直是一个富得流油、遍地黄金的地方。”巨大的贫富差距,加上只有一河之隔的便利,使村民们陆陆续续逃到香港。

从1957年至1978年,广东发生多次“逃港”风潮。熟水熟路的莲塘人也有不少全家甚至全村出逃。叶煌桂回忆说,身为村里第一个党员和生产大队大队长,他还经常给村民们开会做思想工作,希望把大家留下来。“但是留不住啊,劳动力强的都跑了,去香港投奔亲戚找工作。在山边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一路上留下的指南针和干粮。”也有人劝叶煌桂走,但是他摇摇头拒绝了。“如果我也走了,村里就更没人了。那时候我想,苦日子会过去的,我们的生活有一天会改善的。”

叶煌桂的梦想变成了现实。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983年10月,莲塘生产大队设立行政村。1992年,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农村城市化,莲塘也成立了4个城市居委会及莲塘实业股份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莲塘人抓住改革机遇,利用地处深港边境的特点和条件狠抓发展,由生产责任制到“大包干”,由以往的耕田种地农业为主逐步过渡到工业和商贸服务业全面发展,村民们终于过上了安稳的好日子。

“改革开放以后,许多逃到香港的村民都很羡慕我们。”叶煌桂告诉记者,当年逃到香港的乡亲们,有的在改革开放后就回来定居了,还有一些叶落归根,选择回到莲塘来养老。如今,叶煌桂和老伴住着二房一厅,名下的其他房产则对外出租。和其他股民一样,他们每个月都有固定可观的房租收入,每年还都有集体分红。村里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多次荣获“广东省卫生村”、“深圳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经历多年风风雨雨,叶家以前居住的瓦房祖屋没有拆掉,与新建的楼房一起保留在长岭村。叶煌桂对记者说,几十年来,他已经形成了习惯,每天都要到瓦房祖屋去走走看看。3个孩子也都在长岭,一个孙女还考上了广州的大学。“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当初杀出的一条‘血路’,就没有我们今天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这是我的心里话。听说深港跨境的莲塘口岸也要在我们家门口修起来了,我很期盼这一天。”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冯庆 通讯员 吴俐兵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