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进校园,来看牛年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都讲了啥?
广州日报
2021-02-24 23:24

牛年新学年开学伊始,为深入宣传民法典,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庭陈小倩法官走进何香凝纪念学校,为逾700名师生和家长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安全教育课。

“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什么是网络信息和网络交友安全?”“针对未成年人会有什么样的网络诈骗形式?”“高空抛物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陈小倩从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校园安全热点问题入手,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将一条条看似艰涩的法条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法律小故事,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颗法律种子,让同学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深刻认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同学们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现场。

让我们来看看这堂“安全教育第一课”都有哪些重点吧!

网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典型案例:小学生轻易加饭店员工微信惨遭侵害

六年级女生李某平时因父母太忙没时间做饭,经常去小区附近一家小餐馆吃饭,因为要用微信支付,李某加了店里的一位员工王某的微信。李某平时喜欢在朋友圈分享一个人在家的信息。一天,王某看到李某发的朋友圈,就问李某在干什么。李某说自己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王某就问她是不是没人在家做饭,到饭点了要不要送份外卖?李某觉得挺方便的,就把定位发给王某。王某心生歹意,到家后对李某实施了侵害行为。

法官释法: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陈小倩指出,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行踪信息等。从以上案例可见,李某由于缺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外人掌握了她日常生活规律后就容易对其实施人身侵害。

很多人都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日常生活动态,通过照片、文字、视频等形式秀财物、晒行程,顺手就发个定位分享地址,但有些社交平台并不是只有亲朋好友可以看到,可能一些陌生人、带有恶意的人也在关注着,并且可以根据所发的文字或者照片的景物来推测出发贴人的位置、年龄、性别以及是否是独处或独自出行等,而且分享一些炫富的照片,还可能暴露经济状况。

因此,我们在网络平台上分享动态时,要有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注意“隐姓埋名”,隐私信息要打马赛克、模糊处理,避免暴露太多信息后从而给自己“挖坑”。

防范网络诈骗,免钱财受损

典型案例:购买高级别游戏账号被骗千元

小高是一名小学生,他迷上了一款新的网络游戏,他发现总是玩不过别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别人的游戏等级比自己高,游戏装备也比自己好,这让好胜心强的小高很不开心。

这时,小高在游戏里看到了一则卖游戏账号的信息,出卖的是一个游戏等级特别高的游戏账号。小高赶紧联系这名网友,得知价格是800元。熟悉游戏的小高觉得这个价格在游戏中并不算贵,刚好自己还有一些零花钱和压岁钱,便提出要购买。

就在小高准备和网友交易时,对方突然告诉小高说,这个游戏账号交易不了,让小高去问问游戏的客服人员是怎么回事,然后就给小高发了一个微信号码。小高急于拥有高级账号,不假思索就添加了这个人,对方自称是游戏的客服人员,并称为保证交易真实,在购买游戏账号之前需要先支付1000元的保证金,购买成功后会返还给小高,并给小高发来了一个收款二维码。对方还告诉小高,想买这个账号的人很多,如果别人先付保证金就卖给别人了。小高赶紧转了1000元过去。

可当他想要买游戏账号时,却发现那个卖账号的网友和客服人员都联系不上了,小高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法官释法:牢记5点谨防陷入网络骗局

陈小倩指出,上述案例表明,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所实施的诈骗行为比传统的诈骗具有更高的迷惑性和隐蔽性。为避免陷入网络骗局,要谨记以下重点:1.不要轻信他人在网络上所标榜的身份和发布的信息;2.不随意在非正规平台进行网络交易或者与他人在网络上进行私下交易;3.在需要输入身份、银行卡等信息的网站都应当认真核实是否正规网站,注意个人信息和隐私的防护;4.网络上的陌生人无论以何种身份、何种理由要求付款、转账的,不要轻信;5.发现被骗后,注意保留好证据并及时报警。

保护“头顶上的安全”

典型案例:从18楼扔下水桶杠铃花盆砸烂车辆获刑3年

一名男子因工作不顺心,心情压抑,某一天,从18楼先后3次将水桶、杠铃、花盆扔下楼,造成楼下两辆车损毁。虽然最终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小区居民心理恐慌。法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该男子判处有期徒刑3年。

法官释法:高空抛物当心被追究刑责

陈小倩指出,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高空抛物、坠物是违法行为,造成损害的,肯定要承担赔偿责任,即便行为人躲起来,确定不了是谁扔的东西,只要有可能是高空抛物的人,都要进行补偿,物业管理中心有责任采取安全保障措施,比如设置监控、防护网等,否则也要承担责任,而且公安机关也会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此外,高空抛物、高空坠物,除要承担赔偿等民事责任外,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大家要深刻认识高空抛物的危害,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向家人或小伙伴做好宣传,告诉他们千万不要觉得好玩或贪图方便,随手从楼上扔东西,更不能故意从高处抛掷物品。守护“头顶上的安全”,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范锦桦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