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内地跨境婚姻人数攀升 夫妻年龄差距收窄
中国经济网
2018-03-23 08:05

香港与内地跨境婚姻人数逐年攀升

两地牵手不再有距离

今年初,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布专题文章,细数近年来香港市民的结婚及离婚趋势。文章特别写道,香港与内地跨境结婚的人数逐年攀升,回归20年间跨境婚姻宗数已累积逾48.8万,约等于现时香港家庭住户总数的20%。

随着香港与内地联系日益紧密、人口流动政策愈趋便利,两地男女交往、恋爱乃至走入婚姻的几率大幅增加。

夫妻年龄差距收窄

婚姻相处“爱情至上”

土生土长的香港男生林振辉于2007年因工作关系认识了年龄相差三岁的北京太太吴筱,时至今日,他们已经诞下一名可爱的小公主。经过十年爱情长跑,两人间的感情愈加浓烈。

“我第一次见她的时候,觉得她跟我所熟知的香港女孩很不一样,个子高、做事又雷厉风行,是个特别的女孩。”提起心动的原因,林振辉腼腆地笑了。4年恋爱、6年婚姻,在林振辉眼里,吴筱始终如初见般美好。

在人们印象中,过去的跨境婚姻多数是“老少配”,即较年长的香港男士会与较年轻的内地女士结婚。而随着两地展开经常性交流与互动,往返两地及在港居留途径逐渐拓宽,再加上网络交友及婚配服务风气盛行,香港与内地的适龄男女有了更多机会相识和交往。

记者翻查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最新数据发现,近年两地夫妻的年龄差距明显缩小,且这一情况在学历较高的人群组别中更为明显。拥有大专或以上学历的香港人,与内地配偶的年龄差距中位数由2001年的9岁,大幅下降至2016年的3岁;在2016年,夫妻整体年龄差距中位数也缩减为4岁。可见传统印象中的“老少配”已非主流。

更重要的是,两地异性的相处之道,也渐渐演变为“爱情至上”。香港政策研究机构集思会于2017年底发布调查报告显示,在其面访的804名跨境结婚人士中,73%的受访者认为“只要喜欢对方,对方是否本地人并不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吴筱目前任职方正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首席执行官兼方正证券(香港)融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振辉则在大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投资总监一职。同在金融行业打拼,两人对彼此的事业及共同的生活又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

而谈及南北文化差异,吴筱与林振辉默契地表示“求大同、存小异”。吴筱举例说,香港人吃饭不太会有凉菜,更加不会在菜中放生蒜,但北京人往往会在凉菜甚至炸酱面等主食中加入蒜泥或蒜瓣,“我们相处久了之后,我先生去北京海碗居吃炸酱面,居然可以一瓣一瓣地吃生蒜”。

“10年相处,少不了因生活习惯不同而产生的摩擦和争执,从日常用语到过年习俗、从吃饭穿衣到对下一代的教育,我们不断摸索、时刻沟通,彼此信任及尊重,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吴筱坦率表示,这段融在血脉中的爱情,将她和林振辉都变成了更好的人。

“港女北嫁”数量激增

内地男士“唔差”

曾在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某部门任职英文翻译的王慧莹,是个开朗活泼的香港女孩,现年27岁的她已与来自湖南的刘彬结婚两年多,目前正考虑迁往广州定居。

“我们是在一次学生聚会中偶然认识的,那会我正读大三,而他是内地来港交流的电子工程系硕士生。”在王慧莹眼里,刘彬帅气、聪明、性格豪爽外向,是理想的另一半人选,“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不会说粤语,我普通话又不算很好,结果我们边说英文、边用纸笔画图,聊了一整晚!”

一般提起跨境婚姻,大多数人会认定是“港男”娶“内地女”,但近年“港女”嫁“内地男”的数目却持续攀升。

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香港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大约每20对跨境结婚的人士中仅有1对是香港女士嫁内地男士;至1997年,“港女”嫁“内地男”的比率仍不足10%;但至10年前,该比例上升至每5对中有1对;2016年的比例更大幅增至1/3。

婚礼管理协会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与内地的经济、文化发展逐年拉近,香港女士对内地的看法也因此改变,由过往抗拒结识内地男士,到现在对其观感不断好转,觉得他们“唔差(也不错)”,甚至有一定的吸引力。再加上香港目前男女比例失衡,“阴盛阳衰”现象明显,越来越多适婚本地女性选择与内地男士恋爱、结婚。香港集思会的研究调查中,也有不少受访女士表示,很多内地男士曾在海外留学、事业发展甚有前景,是不容忽视的加分项。

王慧莹告诉记者,刘彬为人慷慨大方,对自己和弟弟都照顾有加。且刘彬父亲曾在广东生活多年,也很喜欢香港,两家人交流轻松无障碍。“去年底他接到一份很好的工作邀请,便先去了广州闯事业。我也在找跳槽机会,等有了眉目我们就一同搬去广州生活。”

像王慧莹这样的个案并不在少数。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建华认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内地一线城市的生活水平与香港日趋接近,越来越多的“港女”选择结婚后随内地丈夫移居内地城市生活。

内地配偶积极就业

法律“互认”为爱护航

在以往香港与内地的跨境婚姻中,内地配偶多为年轻女士,她们只能轮候“前往港澳通行证”(一般又称“单程证”),以“家庭团聚”的方式来港。赴港后她们主要留在家中相夫教子,较少投身于社会工作。但随着近年内地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教育水平、工作能力大幅提升,内地配偶赴港后更倾向投入劳动市场,发挥个人所长贡献香港社会。

曾成功帮助过数十对香港及内地男女婚配的婚姻介绍顾问柳阿姨告诉记者,前来参与两地约会的内地人多数是企业的管理层,无论男士或女士,基本都已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往往对香港的环境和文化也颇为熟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与港人结婚的内地配偶,早已不再局限于依靠“单程证”来港生活。自2003年起,香港陆续推出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以及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等人才输入政策,因此近年越来越多的“港漂”与香港人结合,他们本身从事专业工作,有良好的经济能力,对香港社会甚有贡献。

当然,跨境婚姻走热,在推动两地人民民心相通的同时,也会衍生不少家庭问题。有统计调查显示,基于文化、语言及生活习惯的不同,跨境婚姻的离婚率已有上升势头。

有见于此,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于2017年6月与内地最高人民法院签署相互认可和执行婚姻家庭民事案件判决的安排。卫达仕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古明慧对这一安排深感欣慰,她向记者解释说,香港及内地双方对离婚令以及有关执行财产、子女判令的相互承认,有助缓和跨境婚姻中的争议,可有效为爱情“保驾护航”。

编辑 李宇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