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酒驾毒驾,药驾也不容忽视!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帅菲斐 王璐鑫
2019-05-23 21:07
收录于专题: 安全课堂

前段时间,一则癫痫患者开车导致车辆失控,导致造成3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因为一张车内神秘药瓶的照片:丙戊酸钠,所以警方才依法调查其2018年以来在深圳、沈阳等地多家医院治疗边缘叶脑炎、癫痫病的就诊记录,努力追寻真相......

新闻一出,“病驾”一时间备受公众关注,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比病假还要容易忽略的——“药驾”。

据交通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用药后驾驶车辆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总交通事故的10%左右,与此同时调查发现在致命性交通事故中服用抗组胺药(扑尔敏)所引发的事故率占72%,服用镇静药和抗抑郁药所引发的事故率达97%,而酒驾所引发的事故率是87%[1],由此可见,服药后驾驶所造成危害不亚于酒驾,不可小觑。

那么,“药驾”到底是什么呢?

世界卫生组织曾列出了7大类在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并提出在服用上述药品后应禁止驾车。若服用了这些药品,可能让人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将会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容易引起“药驾”的药物都有那些呢?

这7大类药品包括: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催眠药物、有恶心呕吐反应或变态反应的药物、止痛类药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的药物,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和降血糖药物等。其中常见药物有:

感冒药--常用感冒药中多含有抗组胺成分,如感冒清胶囊、感冒清片、鼻炎康片、维C银翘片、速效感冒胶囊等。抗组胺药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抗感冒药物中应用最多的是起效较快的扑尔敏,其主要不良反应有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等,会影响驾驶。

抗过敏药--除扑尔(氯苯那敏)敏外,息斯敏、苯海拉明(苯那君、可他敏)等,也可引起嗜睡、上腹部不适等反应;酮替芬的嗜睡、反应迟钝、头晕、头痛、目眩、倦怠等反应明显;赛庚啶被不少人当做“助眠药”应用;茶苯海明(乘晕宁、晕海宁)是苯海拉明与茶碱复合物,可引起嗜睡、口干、调节紊乱、泪腺分泌减少、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镇咳镇痛类--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会导致服用者视觉障碍和突然疲倦,有些止痛药还会引起感觉功能紊乱。咳必清、 咳快好等药品也属于中枢性镇咳药,有致疲劳倦睡作用,可能影响到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

抗生素类--长期使用链霉素,可出现头痛、眩晕、耳鸣,感到周围物体发生旋转性或波浪性运动,致使平衡失调。

降压药类--心得安、利血平、硝苯地平等,有引起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等不良反应,也不利于驾驶安全。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初期,机体处于适应调节阶段,较易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这时应慎重驾车。

降糖药类--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期间,最好不要开车。消渴丸含有西药成分格列本脲(优降糖),具有诱发低血糖反应的潜力。如果必须开车,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降糖作用平稳、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品种。

保健品类--保健品中的褪黑素(脑白金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各国都规定驾车和机械操作者不可服用。中药天麻也常作为保健品使用,其含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天麻素,该成分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人参、西洋参制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欣快、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驾驶人员在行车疲劳时应注意中途停车休息,而不要过分相信提神醒脑药物的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避免“药驾”呢?

1.看病时应向医生表明日常中有驾车需求,请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员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2.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若所服用药品会有不良反应,应尽量做到“开车前4小时慎用药物,用药后6小时再开车”。

3.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若自己买药吃,种类要越少越好。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帅菲斐 王璐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